臺胞之家網福建臺聯訊:2月27日下午,臺商黃益建先生向國家博物館捐贈“閩臺行”企業設立批準證書儀式在福建省臺聯舉行。福建省臺聯副會長梁志強、國家博物館藏品保管二部征集室副主任吳華良、原閩臺行(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益建先生等出席捐贈儀式。

臺胞黃益建先生(右)向國家博物館捐贈“批準證書” 鄭嵐/攝影
20世紀80年代初,當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祖國大地,作為離寶島臺灣最近的省會城市——福州,也敞開了臂膀熱誠迎接臺灣同胞來榕投資興業,揭開了兩岸關系發展史上新的一頁,也為兩岸經貿關系發展及臺商赴大陸投資創造了有利條件。
1984年4月,由臺胞黃益建先生為主籌辦的“閩臺行(有限公司)在福州搶灘試水,1986年4月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經濟貿易部正式批準,并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批準證書“外經貿資審字〔1986〕001號”,成為在祖國大陸成立的第一家由臺商單獨投資經營的外資企業,這也是第一家落戶福州的臺資企業。

國家博物館向黃益建先生頒發收藏證書 鄭嵐/攝影
眾所周知,80年代初期,臺灣當局對兩岸經貿往來限制嚴格,更未開放臺商對外投資。臺商以外商名義或各種變通的方式低調進入大陸“試探”。臺商對大陸投資主要集中在地緣與文化相近的福建沿海地區,投資數量、資金非常有限。1987年7月,臺灣當局解除外匯管制,允許企業對外投資,為臺商間接赴大陸投資創造了條件。同年11月,臺灣當局開放臺灣同胞赴大陸探親,臺商紛紛以探親名義赴大陸考察或尋找投資機會。國務院于1988年6月及時公布了“關于鼓勵臺灣同胞投資的規定”,為臺商赴大陸投資提供了法律保障與政策條件。

國家博物館向黃益建先生頒發的收藏證書 鄭嵐/攝影

福建省臺聯梁志強副會長(左2)與黃益建先生合影 鄭嵐/攝影
近30年過去了,隨著海峽兩岸各項交流的不斷深入,兩岸2010年6月ECFA的簽署,現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已由開創期進入了鞏固深化的新階段。臺商在大陸投資也逐漸進入收獲期,臺資企業盈利不斷增加并成為臺灣島內母公司盈利的主要來源,尤其是“大陸概念股”成為臺灣股市的主要支撐力量,大陸市場對臺灣產業發展發揮了積極影響。
而當年黃益建先生創辦閩臺行(有限公司)正是20世紀80年代初臺商投資大陸的第一個“吃螃蟹”者,它見證了兩岸經貿關系的“破冰之旅”,是兩岸隔絕35年后直接“三通”的“通商”之舉,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經國家博物館提議,福建省臺聯積極牽線搭橋,今天,黃益建先生無償地捐贈保存了近30年之久的“投資企業批準證書”,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進程留下珍貴的見證物,黃先生的捐贈心愿也是兩岸同胞期盼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最好證明。(鄭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