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常委、全國臺聯副會長陳杰(左二)在展館序廳向柯連妹(左三)一行介紹展館的設計構思。 徐波/攝影
本次展覽藝術總監根志優(賽夏)在“文化館”向專程從福建趕來觀展的臺灣少數民族鄉親介紹族人的生活情況。 徐波/攝影
臺胞之家網(記者 葛秀華):2009年12月29日下午,民族文化宮的“臺灣少數民族歷史文化展館”迎來了一批特殊的觀眾,他們既是福建省臺聯及漳州市、泉州市臺聯長期從事兩岸文化交流的工作者,又是在大陸生長的第二代臺灣少數民族代表。他們聽說全國臺聯舉辦的這次活動,專程組團來京參觀。全國臺聯副會長陳杰(阿美)在展館序廳門口迎接從福建趕來觀展的臺灣少數民族鄉親。
柯連妹鄉親在展板中看到自己家鄉屏東獅子鄉族人的石板茅屋,興奮不已。徐波/攝影 福建省政協委員、省臺聯副會長柯連妹(排灣),在看完展覽后接受記者采訪時感嘆說,雖然自己就是排灣人,可是過去由于兩岸的交流受到一些限制,像她這樣生活在大陸的排灣人及其他臺灣少數民族二代對本族的歷史文化了解并不是很多,通過這次參觀不僅加深了他們對本族的歷史文化生活習俗的了解,而且也讓他們為自己的族群感到驕傲、感到自豪。尤其是看到生活館中盡然展示有她家鄉屏東獅子鄉過去的一些建筑圖片時,柯會長更是感到心潮澎湃。她激動的說:“我們的家來自這里,看到我們的祖先能夠和現代文明對接,我感到非常驕傲。我期望今后能夠通過兩岸更多的文化交流,促進各民族的團結,形成一個大中華,把中華民族的文化更加發揚光大。”
《傳媒中國》的記者現場采訪柯連妹(排灣)鄉親。徐波/攝影
在采訪中,柯會長還透露,福建泉州市和漳州市是臺胞聚集地,有幾千名臺胞居住在兩個城市。兩地臺聯長期以來也一直在積極開展兩岸文化交流,尤其是關于少數民族方面的交流。目前,泉州的閩臺緣博物館就是反映祖國大陸(福建)與寶島臺灣歷史關系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其中就有涉及臺灣少數民族的專題。而漳州市也正在積極籌劃設立一個永久性的臺灣少數民族展館,專門展示臺灣少數民族的文化。此外,福建省臺聯這兩年在全國臺聯的支持下,已經連續舉辦了兩屆臺灣少數民族豐收節。2010年還要舉辦第三屆臺灣少數民族豐收節,據柯會長介紹他們很可能會把第三屆臺灣少數民族豐收節辦到島內去。
葉香雪(阿美)在“生活館”中達悟族的拼板舟前接受媒體記者采訪。徐波/攝影
身為阿美人的福建省政協委員、漳州市臺聯副會長葉香雪在看完展覽后也頗有感觸,連連稱贊舉辦這種展覽意義重大,她認為全國臺聯舉辦這個展覽可以讓大陸民眾更好的了解臺灣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歷史文化特別是傳統文化,展覽為兩岸人民互相了解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葉會長說她曾經回過臺灣,但是當時她的很多親戚朋友對大陸并不是很了解。近年來,隨著兩岸關系的緩和、兩岸交流的日益增多,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多次組團來大陸觀光旅游、訪問、參加活動,全國臺聯和福建省臺聯也多次舉辦豐收節等活動,讓臺灣少數民族的風情得以在大陸展現,增進了臺灣少數民族對大陸的了解。從原來的不了解、甚至誤解,到現在的了解,理解認可,家鄉的親人都說大陸發展非常快,對大陸的少數民族政策也非常贊賞。葉會長說自己在看展覽之前,對臺灣少數民族的了解也不是很多,全國臺聯舉辦的這次展覽讓她看到了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語言、服飾、和工藝,臺灣少數民族都是英勇善戰、能歌善舞、心靈手巧、多才多藝的族群。全國臺聯舉辦這次臺灣少數民族歷史文化展,讓臺灣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走進了首都、走進了全國人民的心中。
陳嚴輝(阿美)鄉親在一幅拍攝于臺灣花蓮玉里的圖片中,發現一位與自己父親極其相似的臺灣少數民族男子,感到非常親切。 徐波/攝影
與葉香雪同為花蓮玉里阿美人的陳嚴輝是出生在福建漳州華安縣的二代臺灣少數民族同胞,現在是泉州市臺聯的副會長。小時候他對家鄉及族人的了解,多來自家父陳賜添的口傳。直到2008年他第一次隨父踏上寶島,對故鄉和本族才有了感性的認識。陳嚴輝一口氣看完“歷史”、“文化”、“生活”三個展廳,興奮不已。他對記者說,親近臺灣少數民族生活、了解族人們的歷史和文化是此行的最大愿望。“我要把臺灣少數民族的故事和此次參觀的感想告訴我的父親,告訴我的兄弟姐妹。我也將把臺灣少數民族一個個傳奇故事告訴我的下一代。”(文:葛秀華 圖:徐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