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召開紀念臺灣光復65周年學術研討會 鄭嵐/攝影
臺胞之家網訊:今天上午,由福建省人民政府臺辦、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福建省委會、福建省臺灣同胞聯誼會、福建社會科學院、福建省檔案局聯合舉辦的“福建省紀念臺灣光復65周年學術研討會”在福州召開。臺灣“和統會”會長郭俊次、國發黨黨史館館長邵銘煌、臺灣成功大學教授林德政、臺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黃克武等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老臺胞約七十人參加了會議。省政協副主席葉家松代表福建省委、省政府到會祝賀并致辭。
福建省政協副主席葉家松到會致辭 鄭嵐/攝影
葉家松副主席指出,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記載著中華民族飽受帝國主義列強欺侮的悲慘歷史,也是中華兒女浴血奮戰、捍衛國家主權與民族尊嚴的奮斗史。1945年10月25日臺灣重歸中國版圖,不僅是臺灣同胞歡天喜地的時刻,更是中華民族結束屈辱歷史、揚眉吐氣的日子。臺灣光復的歷史證明,臺灣是中國神圣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光復的實現同時昭示著兩岸同胞休戚與共,臺灣的命運與祖國的興衰緊密相連。他指出,歷史是折射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一面鏡子。今天,我們紀念臺灣光復65周年,回顧臺灣被外敵侵占的慘痛歷史,對于思考兩岸關系的前途與中華民族的未來,具有十分重大的啟迪意義。不僅是為了緬懷、追憶這一歷史事件,同時更是為了體現福建在兩岸關系發展中的獨特地位和重要使命,并為此激發新的動力,迸發出新的能量。我們要抓住兩岸關系迅速發展的有利時機,以ECFA簽署為契機,圍繞閩臺關系先行先試,大力開展閩臺雙向投資,擴大全面直航和海峽旅游成效,加強文化、教育、價值、人才等領域交流,組織鄉鎮對接和基層交往,著力各項政策措施的協調落實,努力使閩臺關系提升新層次,邁向新臺階。他表示,希望兩岸學者透過此次研討會,挖掘更多的史實、史料,探尋歷史發展規律,凝聚共識,展示智慧,共同為福建建設、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民族復興作出貢獻。
海峽兩岸專家、學者廣泛交流 鄭嵐/攝影
臺灣“和統會”會長郭俊次先生即興致辭,他說,我在臺灣是一位立場堅定、旗幟鮮明的“統派”,茍利“和統”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他說,今天這個非常有意義的研討會,時節因緣更顯重要。臺灣光復與抗戰勝利,是一體之兩面,值得追憶。研討會的召開,就是釋出一個非常重要的政治訊息與信號:臺灣被日本殖民了半個世紀,由于抗戰勝利又回歸祖國的懷抱。他認為,閩臺關系就是兩岸關系的縮影。閩臺有“五緣”,兩岸一家親。舉世無雙,妙不可言。我們都是閩南人、福建人、中國人。他表示,福建有很多優勢及條件,可以勇敢地、大膽地先行先試。當前兩岸在和平發展的主題下,“臺海正春風”。我們都是心中“一中”,心想“統一”的好朋友,同參道友,殊勝難倫。衷心禱盼“海峽中線”早日在地球上消失,和平統一早日來到娑婆人間。
研討會上,國民黨黨史館長邵銘煌、福建省檔案局副局長林真、臺灣成功大學教授林德政、福建省永安市博物館館長張承忠、福建社科院歷史所博士潘健、原省臺聯會長、老臺胞楊玉輝、福建師大教授陳孝華等分別在會上發言、交流。他們分別從“林祖密、翁俊明在福建的奮斗為收復臺灣面捐軀”、“臺灣人在福建的抗日戰場上”、“臺灣國民黨黨部在光復臺灣中所起的作用”等歷史研究中,充分論證兩岸中國人在整個抗日戰爭中為維護祖國領土完整,維護民族尊嚴而進行的不懈努力,浴血奮戰,終于迎來抗戰的勝利和臺灣的光復。歷史證明,兩岸同胞的命運與祖國的興衰休戚相關,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是兩岸同胞的共同企盼。
在閩老臺胞與臺灣老朋友交流正歡 鄭嵐/攝影
省臺辦副主任、省臺聯黨組書記林衛國、省臺盟副主委江爾雄、省臺聯副會長葉露昆出席研討會。省臺聯(文/圖 福建省臺聯 鄭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