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之家網訊:3月10日上午,臺灣團代表審議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代表們踴躍發言,認真討論,針對兩岸交流交往中的熱點問題積極建言獻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參加審議并作了重要講話。國務委員戴秉國參加了審議。
臺灣團團長梁國揚代表說,我贊同常委會工作報告。四方面印象比較深刻。第一,是一個求真務實的好報告。人大常委會針對2008年的突發事件,及時聽取報告,作出決議,人大的作用體現的比較充分。第二,推進依法治國,對一府兩院的監督到位,支持有力。第三,進一步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結合常委會工作新經驗,對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作了新的闡述。第四,對2009年工作作了部署,任務明確,措施具體,重點突出。
吳瓊開代表說,常委會報告非常好,層次分明、結構嚴謹、重點突出、特點鮮明。回顧2008年工作,實事求是、客觀實在。談今年的任務,重點突出,任務明確,增強了大家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陳耀中代表認為當前是加強兩岸青少年交流的大好時機。為此建議:一、著力載體建設。二、拓展交流領域,加強同島內青少年組織聯系。三、推動兩岸中小學直接交流。四、允許臺胞在大陸獨資舉辦職業學校。五、在全國臺聯增設臺胞青年聯誼組織,吸收臺生作為該組織的理事。六、繼續增加兩岸青少年交流基地的經費。七、在兩岸青少年交流中進一步注重發揮民間社團的特點和優勢,給予民間團體更多的支持。
陳蔚文代表針對居住在香港、澳門的臺灣同胞在對臺工作中的積極作用談幾點體會,第一,香港有5萬多定居臺胞,他們同島內聯系密切,大都心向祖國,希望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第二,香港、澳門地位獨特、政治敏感度低,適合舉辦各類交流活動。第三,香港、澳門的臺胞是一國兩制的參與者和建設者,他們宣傳一國兩制的優點,現身說法,有說服力,容易被島內臺胞接受。陳蔚文代表建議,各級地方政協的港澳委員中,可安排一定比例的在港澳的臺胞擔任。
魏麗惠代表說,對在大陸求學的臺灣學生畢業后就業的問題,提幾點建議:1.制定相應的招收錄用臺灣學生的政策,使臺灣學生能進入事業單位工作并享受和大陸畢業生同樣的待遇。2. 制定在大陸就讀的臺灣畢業生就業管理條例,在人事管理上,可否考慮在人才交流中心內設立專門管理中心,采用人事代管;或由人事部門建立臺胞就業服務中心,專門解決臺生就業問題。3. 對已取得大陸各種執業資格的臺生,為他們創造條件,鼓勵他們自主創業。4.海協會同海基會溝通協商,推動臺灣當局盡快承認大陸高校學歷。
何大欣代表指出,臺聯作為臺灣同胞組成的愛國民眾團體,在聯誼、服務、團結廣大臺胞,促進兩岸民間往來方面具有鄉情、親情的優勢和特點。希望各級黨委和政府能繼續關心和支持臺聯的工作,特別是在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背景下,更應該給予臺聯這種專業交流團體更多的支持,使民間團體在兩岸交流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關于針對臺資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張雄代表建議:一是從幾大銀行為臺資企業準備的1300億貸款中,拿出一部分設立臺資中小企業擔保基金,為臺資中小企業提供擔保。二是建立兩岸金融合作的擔保機制,實現在島內擔保,大陸貸款。三是在長三角建立兩岸金融合作特區。
胡有清代表說,針對兩岸農業科技合作提一些建議:1、加強政府對農業科技合作活動的規范和引導, 盡可能取得臺灣官方、半官方或民間組織的配合,使合作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有針對性地穩步推進。2、制定兩岸農業科技交流與合作的總體規劃,明確合作方向、目標與重點任務。3、建立農業科技合作與交流專項基金,重點用于引進臺灣農業優良品種、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4、建立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兩岸農業科技合作體系。
陳軍代表(阿美族同胞)在審議中,對做臺灣少數民族同胞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議:一是大陸明年應紀念“霧社起義”80周年。二是在赴臺旅游中設計“臺灣少數民族特色游”線路。三是為臺灣少數民族同胞掌握從事旅游服務業的知識和技能提供幫助。
朱臺青代表說,目前臺資企業的數量雖多,但品牌數量卻相對較少,舉例來說,廣州、深圳、東莞三市有臺資企業13000多家,其中中國名牌只有3個。這種現狀不利于臺資企業轉變經營發展模式,進入內地市場。為此建議:一是政府有關部門要形成合力,加大對臺資企業品牌的培育力度。二是切實解決臺資企業在創建品牌中面臨的實際問題。
陳清海代表建議,一方面重視對涉臺綜合旅游景點的建設,比如劉銘傳故居、北京的臺灣會館都應該進行整修對外開放。另一方面要做好涉臺文物的保護。
孔令智代表則建議,要發揮海外講閩南話臺胞在兩岸交流中的作用。(文:肖翔 圖:徐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