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上旬,烈日炎炎、高溫酷暑。福建省臺聯黨組書記林衛國、副會長葉露昆、柯連妹率省臺聯工作人員,分赴“6.18“洪災中受災最為嚴重的南平、三明、龍巖三市,開展慰問受災臺胞活動。連日來,在當地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支持和市縣臺聯領導的陪同下,省臺聯領導冒著酷暑驅車到受災各地慰問遭受水災的臺胞和臺資企業,代表省臺聯給他們發放了慰問金,及時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送到臺胞的心坎上,受到了臺胞們的交口稱贊。
筆者隨省臺聯葉露昆副會長一行深入三明市各受災縣市,走街入戶,并深入田間地頭和廠房車間,開展慰問活動,指導臺胞抗災自救工作。茲記錄慰問活動片斷,以饗讀者。
臺聯就是臺胞之家
8月3日上午11時,葉露昆副會長和省臺聯工作人員驅車甫到三明,顧不得休息,即在三明市臺聯葉勁光會長的陪同下,馬不停蹄地來到三明市郊區,看望因暴雨襲擊,導致房屋滲漏嚴重的臺胞蘇振宗家。蘇振宗下崗多年,年老多病,其妻雙目幾近失明,生活相當困難。在蘇振宗家里,葉副會長與蘇振宗夫妻促膝交談,詳細詢問他一家的生活情況,實地察看了蘇振宗因暴雨損壞的房屋狀況。他還弓著腰通過低矮的廚房,親自到蘇振宗家的后院,察看了蘇振宗夫妻的家禽養殖情況,勉勵他夫妻在當地臺聯等部門的幫助下,克服困難,渡過難關,并囑咐他們保重好身體,頤養天年。臨行前,葉副會長握著蘇振宗的手,動情地說:“你們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臺聯就是臺胞之家。”
福建省臺聯葉露昆副會長(右二)在臺灣農民創業園考察 周雄銘/攝影
在三明市期間,葉副會長一行還分別到泰寧縣城關梁素冶、梁福耀兩位臺胞以及沙縣鳳崗鎮際陔村傅青云等臺胞家中,噓寒問暖,了解他們的受災情況,勉勵他們做好災后自救工作,盡早恢復生產,走上脫貧致富的路子。傅青云等臺胞紛紛表示,感謝省臺聯和當地黨政部門的關心和照顧,要努力開展生產自救,盡早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并發揮臺胞的鄉情親情優勢,積極做好宣傳工作,促進海峽兩岸人民的友好往來。
你們一定要有信心
“你們一定要有信心”,這是葉副會長在看望受災的臺資企業時說過最多的一句話。在清流縣,葉副會長一行風塵仆仆地來到嵩溪鎮,看望慰問受災的清流縣臺灣農民創業園嵩溪澳洲淡水龍蝦養殖基地。該基地是2009年清流縣通過招商引進的發展特色養殖及加工、休閑漁業的臺資項目,養殖面積有500畝,總投資1200萬元,年產優質澳洲淡水龍蝦500噸。該項目對帶動周邊乃至全縣漁民發展澳洲淡水龍蝦養殖,促進該縣漁業產業結構向高優方向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水災中,該基地魚塘受淹,設備損壞,直接經濟損失達45萬元。晌午時分,在臺商李易達的陪同下,葉副會長頂著烈日,邊走邊問,并走到田埂,實地察看該養殖基地受災情況。他勉勵企業要有信心,積極做好抗災自救工作,相信在當地黨政部門的支持下,企業一定能盡快恢復生產,為清流縣的經濟發展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建功立業。在省臺聯和市縣鄉部門領導參加的座談中,李易達表示在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自己有信心有決心做好生產自救工作,渡過眼下的難關,發展壯大企業,以更好地回報社會。
福建省臺聯葉露昆副會長(中)與臺商座談 周雄銘/攝影
三明清流花仙子花卉科技有限公司系臺商獨資企業,是福建省最大的玫瑰鮮切花生產基地,該基地有300多畝,主要生產玫瑰、百合、非洲菊、黃櫻、康乃馨、洋桔梗、彩色海芋等鮮切花。葉副會長一行來到嵩溪鎮花仙子花卉科技有限公司,在辦公室詳細聽取了總經理吳曉秋的災情匯報。葉副會長一行還來到該公司的花卉基地,實地察看了被洪水肆虐的花卉基地,看到花卉田地滿目瘡痍時,他連聲惋惜。當看到工人已經在基地田間重新蓋起了花棚,被淹的田地也著手重新種上花卉時,他十分高興,親切地對陪同察看的公司人員說,從你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希望。當前,最重要的是不能失去信心,相信有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你們一定能順利渡過難關,奪取抗洪救災的最后勝利。
明溪縣夏陽鄉是明溪縣偏遠的鄉鎮。從縣城到該鎮驅車需走一個多小時崎嶇不平的山路。前些年,臺商吳嘉城千里迢迢從臺灣來夏陽鄉創業,他看中了夏陽鄉肥沃的土壤和清新的空氣,以及這里純樸的鄉民。為此,他創辦了臺灣果蔬生產基地,并在夏陽鄉娶妻生子,把夏陽鄉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葉副會長一行冒著山體滑坡的危險,專程從縣城驅車幾十里山路來到夏陽鄉,看望慰問吳嘉城。望著田間果棚上黃橙橙的圣女果,又望望被太陽曬得黝黑的吳嘉城,葉副會長說,“你是臺商中的佼佼者呀,真的不容易”。他高度贊揚了吳嘉城從繁華都市來到閩西北偏遠山區創業的敬業精神,同時對吳嘉城能很快地恢復生產經營表示高興,勉勵他繼續努力,事業蒸蒸日上。
福建省臺聯葉露昆副會長(左二)與當地鄉鎮干部話家?!≈苄坫?攝影
在將樂縣城關,葉副會長一行還來到將樂縣樂洪活性炭公司和將樂縣港樂水晶公司,分別走訪了這些公司的生產車間,仔細了解這些臺資企業的受災情況和生產經營情況,與公司人員親切座談。他代表省臺聯向受災的臺資企業表示深切的慰問,贊揚他們在抗災自救中的卓有成效工作,希望他們為海西建設和促進閩臺間的交流合作繼續做出貢獻。
我們永遠是朋友
泰寧縣朱口鎮赤坑村,是三明市委統戰部和市臺聯的掛點村。葉副會長來到赤坑村,即冒著烈日,在村部大院與村兩委干部和三明市臺聯掛村干部座談。村書記和村主任都是地道的農民,看到從省城下來的官兒,都有些措手不及,只是憨厚地笑著,一時不知說什么好。葉副會長見狀,親熱地拉他們一起坐下,家長里短地與他們拉家常,并合影留念。
在聽取了掛村干部關于赤坑村抗洪救災的工作匯報后,他說,這次洪災給村里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損失,村里能及時組織村民抗災自救,確保村民的生命財產不受重大損失,村兩委干部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下一步,村里工作要在當地黨政部門的領導下,盡快恢復村民的生產生活。同時,要針對村里的特點,發展農村多種經營,使農民脫貧致富,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
時間飛快,座談會一個多小時過去了。臨別之際,村委干部們都有些依依不舍。望著這些純樸善良的鄉親,葉副會長大聲地對大伙說,雖然三明市臺聯干部的掛村時限到了,但各級臺聯同志們與村民們的友誼是長久的,我們還會再來看望大家的。
“我們永遠是朋友”,葉副會長逐一與村干部們握手話別。那親切的話語在赤坑村的鄉間田野飄蕩,宛如一股甘甜的山澗冽泉潺潺流入村民們的心田……。(福建省臺聯 周雄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