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泉州臺聯青少年臺胞夏令營的營員們 攝影/劉云燕
7月20日--22日期間,泉州市臺灣同胞聯誼會組織舉辦了“2011年泉州臺聯青少年臺胞夏令營”活動,參加夏令營的營員分別來自市區、晉江、石獅、惠安、南安、安溪、永春、德化、泉港各地,共30人。
夏令營于7月19日下午在泉州市開營,之后,30名營員在陳熙會長的帶領下前往寧德市屏南白水洋、霞浦楊家溪、福鼎太姥山等地游覽參觀,欣賞寧德的自然風光,感受八閩大地的別樣風情。
開營儀式上,泉州臺聯陳熙會長說,希望臺胞青少年朋友通過這次活動能夠加強交流,締結更加深厚的情誼。
7月20日 漫步白水洋
7月20日上午,大巴車滿載30名營員的期待駛向寧德。
小臺胞們嬉水大自然 攝影/劉云燕
“你從哪里來?”“你叫什么名字?”“你是哪所學校的?”一上車,這些詢問的語言便打破了陌生的沉悶,未曾謀面的拘謹讓位于熱情的問候,陌生的旅途為友誼架起了溝通的橋梁。不一會兒,這些來自各地的青少年臺胞們便成為了熟悉的伙伴。車廂里不時響起陣陣歡呼聲、雀躍聲,愉快的旅途開始了!
下午,營員們終于來到了向往已久的白水洋景區。白水洋景區是福建省八大旅游品牌之一,因其奇特的地質地貌現象而被譽為“天下絕景,宇宙之謎”,經地質專家考察,被確認為世界稀有的淺水廣場,由一塊巨石鋪展水底,面積達8萬平方米,且與周圍的山體相連,渾然天成,石面平滑如砥,無縫無苔;石上布水均勻,僅沒腳踝,清水在陽光照耀下,波光瀲滟,色似白銀,令人稱奇。
一進入這天然的水上游樂場,營員們都紛紛拿起事先買來的水槍,朝著認識不認識的游客一通猛射,膽小的女生此時只有忙于招架,而膽大的則有的躺在水里隨波逐流,有的坐進水中滑槽享受清涼,有的走到溪中央的拱橋上戲耍。營員們忘情地享受著回歸自然的樂趣,嬉戲聲、歡叫聲伴隨著年輕人的歌聲蕩漾在空中……
7月21日 留連楊家溪
素有“海國桃源”之譽的楊家溪風景區,位于霞浦縣境內牙城鎮西北部,相傳因北宋名將楊文廣在此平定南蠻十八洞之一,并留楊家將士駐守而得名。
營員們先來到楊家溪畔渡頭村的榕楓公園。榕楓公園里面生長有11000多株楓樹林,據說是江南最大的純楓樹林,與楓樹林相鄰的是那一片奇異的古榕樹群。17棵古榕雖歷盡滄桑仍生機盎然,其中大的至今近900年,小的也有140多年了。這些古榕虬根盤繞,天空中密葉交錯,枝葉繁茂的群榕像開屏的孔雀。營員們詫異于古榕樹的風姿卓群,形態相異,紛紛拍照留念。
看過榕楓公園的原始風光,大家對接下來的楊家溪竹筏漂流更是百般期待。營員們依次分批乘上古樸的竹排,沿著楊家溪漂流。只見水幾乎一塵不染,透徹見底,絲絲水草,粒粒卵石,盡收眼底。三十里清澈碧透的綠水,兩岸奇異怪峋的青山默默相望,整個旅程有點超凡脫俗的味道。
再看這些陶醉在奇景中的游客們,有的按捺不住奇觀的激奮,不時“咔嚓、咔嚓”地拍照留念;有的閑情逸致地坐在竹排上,欣賞著山光水色;有的伸出腳丫撥弄水草,驚動水中嬉戲的小魚;更有甚者,不顧水花的噴灑,互相攻擊打起水仗來!……就在這樣輕松歡快的氣氛中營員們一路打鬧著、嘻笑著,孩子般地放飛著自己的心靈。
小營員們探訪大自然的奧秘 攝影/劉云燕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一眨眼,楊家溪漂流就要結束了,營員們大有意猶未盡,依依不舍的感覺。是呵,唯美的楊家溪讓人目光留戀,忘卻歸去。
7月22日 暢游太姥山
21日下午,結束了楊家溪的行程后我們就車赴福鼎秦嶼夜宿。隔天一早,經過了近半個小時盤山公路行駛,營員們來到了太姥山景區。
乍一看到太姥山的山石,就象進入雕塑藝術的大型博覽廳,數千百副巨型的雕塑品,各具匠心,有的肖人,有的肖物。“夫妻峰”、“金貓撲鼠 ”、“九鯉朝天” 等景致隨著我們的行走移步換景,更有“夫妻峰”在不同角度看起來不一樣有不一樣的效果。真是“太姥無俗石,個個似神工”。營員們時蹲、時爬、時躡、時側,姿態各異,一路上歡聲笑語,相互戲趣,樂在其中。
最讓營員們難以忘懷的只怕是太姥山的巖洞了,大家在各種險路和峭壁上攀爬,在陰暗得伸手不見五指的洞穴里穿梭,同伴們相互攙扶,相互鼓勵,彼此間的關愛與互助溢于言表。
下午6:15分,車子緩緩駛入泉州。“回來了!我們回來了!”小臺胞們高興地歡呼著。是呵,雖然是短短的3天,但大家收獲的卻太多太多……營員們紛紛表示,夏令營雖然結束了,但他們在 夏令營活動中結下的深厚友情才剛剛開始!(文/圖 泉州臺聯 劉云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