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之家網專稿:《“我想搭座橋,一座兩岸和平橋!”——第十四屆和平小天使交流活動側記》 作者:王珊珊
這是一次跨越海峽的旅程——七天八夜,行程300多公里;
這是一臺鄉土鄉音的盛會——近二十臺閩臺節目,載歌載舞鄉情濃;
這是一場心與心的交流——52名和平小天使,帶著愛和希望,和臺灣小朋友手拉手,搭起了一座兩岸心連心的和平橋!
2014年7月15日至21日,來自廈門的52名“和平小天使”赴臺開展為期7天的“第十四屆兩岸和平小天使交流活動”。本次活動由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中國少年先鋒隊全國工作委員會、臺灣“中華企劃人協會”主辦,廈門市臺灣同胞聯誼會、中國少年先鋒隊廈門市工作委員會承辦。作為兩岸交流活動的重點項目,活動自1992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了十三屆,是迄今為止兩岸青少年互訪交流持續時間最長、最廣泛的一項影響最廣的品牌活動。
“我想搭座橋,一座兩岸和平橋” 鄉土鄉音繪夢想
濤聲舒緩,白鷺啼鳴。在《鼓浪嶼之波》幽柔悅耳的琴聲繚繞中,廈門小天使們化身為一只只靈俏的小白鷺,翩翩起舞,放飛夢想。閩南民間舞、民樂演奏、相聲、武術、戲曲聯唱、鋼琴獨奏……載歌載舞的節目上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文化交流演出。

兩岸和平小天使文化交流演出現場。
7月15日晚,作為第十四屆大陸和平小天使赴臺交流的重頭戲——“鄉土鄉音·兩岸情”文化交流演出在臺中市中興堂舉行。由兩岸小天使聯袂演出的此場演出主要通過歌舞及民俗等18個文化表演節目,展現“美麗廈門”建設成果和獨特魅力,展示獨具特色、同根同源的閩臺文化。
“我想搭座橋,一座兩岸和平橋”。晚會在由廈門小天使表演的舞蹈節目《我想搭座橋》中推向了高潮。節目講述的是大陸小朋友和臺灣小朋友隔海相望,互相思念對方。他們相見后,激動相擁,歡歌笑語。他們一起搭積木,做游戲,共同搭起了一座橋,一座跨越兩岸的友誼橋,一座兩岸一家親的和平橋。“云接著云,根連著根,廈門金門是一家人;心貼著心,門對著門,一樣的媽祖一樣的情……”在小天使的歌聲中,兩岸和平的夢想在這里彩繪,在這里放飛。
“天燈是朵和平花” 寶島文化暢游歡
“心想事成”、“兩岸和平”,10歲的葉晨晨拿著手中的毛筆,認真地在天燈上寫下了稚嫩的幾個大字。“我覺得,那一刻,它真像一朵和平之花在寶島上方綻放。”看著滿載著自己夢想高高飛起的天燈,葉晨晨眼里滿是激動。這不僅是葉晨晨的心愿,也是兩岸和平小天使們的心愿。
20日,兩岸和平小天使們來到平溪放天燈。自己動手寫天燈,體驗臺灣的特色文化,孩子們都倍感新奇有趣。
“晴空萬里下的日月潭,宛如一幅毫無瑕疵的水墨畫。”“故宮博物館里的文物好豐富啊,怎么看都不夠!”“我自己也仿佛已經變成一個大巨人,在89層就可以鳥瞰整個世界了。”……除了放天燈,日月潭的絕妙秀美,故宮博物館的豐富館藏,101觀景臺的巍峨高聳,野柳海洋公園的歡樂有趣同樣給小朋友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桃米社區、科學博物館、安平古堡、赤崁樓、億載金城、中臺禪寺……在幾日的參觀游覽中,小天使們不僅領略了臺灣優美的自然風光,更感知了臺灣豐富多彩的人文文化。
“他們就是我的家人” 家庭接待友情濃
“我的臺灣小伙伴叫黃品瑄,她是個文靜的小姑娘,年紀比我大一些。……我們一路談天說地,好開心。品瑄媽媽還為我們拍了不少照片。……中午去吃飯的路上,我暈車了,坐在車上很想吐。品瑄媽媽見我皺著眉頭捂著嘴,趕緊讓品瑄爸爸停車,讓我下車走一走。……吃飯的時候我胃口不好吃不下,叔叔還特意打包了東西準備留給我過一會兒吃。這些小事,都讓我感覺,他們就是我的家人。”小天使陳懷悅的日記中,寫下了家庭接待對接活動中的點滴小事,也寫下了兩岸小朋友純真美好的友誼。

大陸和平小天使和臺灣小朋友家庭一同用餐。

和平小天使歡送晚宴合照。
7月19日,寶島小天使家庭早早趕到臺北東門小學,迎接素未謀面的大陸和平小天使。52位大陸和平小天使走進了近40位臺灣小朋友的家庭,開展了富有創意、各具特色的家庭交流活動。一起參觀、聚餐、合影、互贈禮物、參與游戲節目,短短的1天時間里,兩岸小朋友們就結成了好朋友、好伙伴。7月20日晚,臺灣接待家庭和廈門的小天使們在臺北圓山飯店舉行聯歡晚會,52對小朋友愉悅相處的美好瞬間在屏幕上一一定格。分手時大家難舍難分,互相擁抱并約定來年在大陸相見。
“家庭接待是第十四屆大陸和平小天使赴臺交流活動的重要活動之一,也是活動的一個高潮。”本次活動承辦單位廈門市臺聯黨組書記陳永東介紹道,按照同年齡、同性別,52名廈門小朋友和臺灣小朋友“結對子”,這樣有利于他們更直接、更深入地進行交流。一樣的皮膚,一樣的臉孔,兩岸的小天使們在一起交流親密無間,暢所欲言,很快就建立起純真的友情。“孩子是未來的希望,希望通過他們的交流,兩岸的和平永續發展,兩岸的感情長長久久。” (廈門市臺聯 王珊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