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由臺中市教育局、臺灣省教育會聯合舉辦的第二屆海峽兩岸中小學校長論壇在臺中明道中學舉行。大陸代表團以廈門市教育局賴菡局長為團長,廈門市臺聯盧紹荀會長為副團長,由73名團員組成。團員中,有50多人來自廈門,其余來自福建省其他地區,以及新疆、河南和青海。
本屆論壇主題是教育學質量的評價和監控,即如何評價老師和學校。為期兩天的論壇,在25日上午進行大會報告,由兩岸參與過教育質量評價或監控的“幕后推手”做主題報告,之后在當日下午進入分組討論,兩岸校長介紹各自的實踐經驗,然后展開討論。
在臺中市政府為大陸校長舉行的歡迎晚宴上,臺中市政府秘書長劉邦裕說,面對21世紀,教育工作者身負重任,兩岸教育界的交流,有利于未來兩岸學生更有實力面對競爭。賴菡團長歷數了廈門和臺中的教育往來,他介紹說,廈門雙十中學和臺中雙十中學、廈門實驗小學和臺灣光復小學分別結成友好學校,不久前,廈門音樂學校和臺中曉明女中在臺中合作演出。賴菡預見,今后廈門和臺中的教育交流會更加密切。
海峽兩岸中小學校長論壇是在廈門市教育局、廈門市臺聯以及臺方諸多熱心兩岸交流人士推動下,共同促成的。2007年初,廈門市臺聯在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前負責人楊朝祥先生兩次訪廈之際,積極牽線搭橋,努力促成廈門市臺聯、市教育局和楊朝祥先生三方達成協議,合作舉辦海峽兩岸百名校長論壇。“首屆海峽兩岸中小學百名校長論壇” 由廈門市教育局、廈門市臺灣同胞聯誼會聯合主辦,于2007年8月15日-16日在廈門賓館舉行,主題是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與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