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賈慶林來到廈門大學,看望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的師生。圖為賈慶林與兩岸關系研究專家陳孔立教授親切握手交談。 | 中評社香港2月2日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近日結束了在福建的考察。期間他多次強調,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福建應繼續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在對臺工作先行先試上取得新的更大成績,創造經驗,走在全國前頭。閩臺間有“五緣”(地緣近、血緣親、文緣深、商緣廣、法緣久)淵源。據觀察,發揮福建優勢,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賈慶林此行關注的重點。
《文匯報》報道,在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省長黃小晶的陪同下,賈慶林專門走訪了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廈門衛視,聽取專家學者、媒體業者等對于推進兩岸關系發展的意見。他還在大年初一晚上,與廈門民眾一起,在與金門一水之隔的環島路觀賞異彩紛呈的海峽春節焰火晚會。
走訪多家機構 廣納諍言良策
在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賈慶林贊揚該院多年來致力于歷史地、全面地、現實地、實事求是地研究臺灣問題,為推動兩岸學術文化研究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中央對臺工作決策發揮了重要的參謀助手作用。
在廈門衛視,賈慶林希望透過文化交流的方式,增進臺灣同胞對大陸的了解,加強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增強臺灣同胞對發展兩岸關系的支援,不僅要“入耳、入眼”,更要“入腦、入心”。
賈慶林表示,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深刻闡述繼續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重大主張和方針政策,提出了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六點意見,為今后對臺工作指明瞭方向,是新形勢下對臺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落實惠臺政策 盼閩繼續領先
他指出,要遵循“和平統一 、一國兩制”的方針和現階段發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就要讓臺灣島內、國際社會真正了解這個重要講話所體現出來的誠意、善意和創意。
與此同時,作為曾在閩工作12年的“老領導”,賈慶林此行對福建的發展寄予厚望。他充分肯定了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近年來取得的成效,并強調海西發展不僅能為國家實現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這個首要任務貢獻力量,也有條件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據了解, 2004年福建省提出“海西發展戰略”,當前以福建為主體、涵蓋廣東、浙江、江西等20多個地級市的海峽西岸經濟區整體發展效應已開始顯現。
三常委3月內接踵而至 凸顯閩對臺獨特優勢
據觀察,年終歲首近三個月內,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頻密抵達福建考察、調研。去年11月,李長春、李克強兩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先后考察福建。農歷新年伊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再次踏上了八閩這片熱土,顯現在兩岸關系發展新形勢下福建的對臺前沿地位仍然凸顯。
據悉,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當時在閩考察時指出,福建具有對臺的獨特優勢,閩臺之間的“五緣”優勢不僅成為福建的共識,也得到了臺灣有關方面的認同,建設海西在兩岸和平發展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認為,在著眼長遠、立足當前的前提上規劃和論證,才能既利于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又能在全國發揮先試先行的示范意義。
李克強為海西提供了建設性指導意見。他說,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下一步發展關鍵在于創新模式、搭建平臺。利用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左右的經濟起飛基礎起點,抓住沿海宜港地區的岸線潛能,結合內部的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有競爭力的項目,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福建去年GDP首破萬億
據統計,大陸改革開放之前,福建經濟總量僅為臺灣的四十分之一,目前已超過臺灣的四分之一,其中廈門、泉州、漳州閩南“金三角”地區和臺灣的經濟落差更小,完全具備與臺灣產業進行全方位、各領域合作的條件。福建有關部門透露,全省去年GDP首次超過1 萬億元,達到10,863億元,預計2020年前經濟總量有望趕超臺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