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政治互信基石:
兩岸在事關維護一個中國框架這一原則問題上形成共同認知和一致立場,就有了構筑政治互信的基石,什么事情都好商量。
臺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
對于臺灣同外國開展民間性經濟文化往來的前景,可以視需要進一步協商。對于臺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兩岸務實協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
協商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議:
我們將繼續采取積極措施,包括愿意協商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議,推動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邁上范圍更廣、層次更高的新臺階。
兩岸可以簽定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
我們期待實現兩岸經濟關系正常化,推動經濟合作制度化,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奠定更為扎實的物質基礎、提供更為強大的經濟動力。兩岸可以為此簽定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以最大限度實現優勢互補、互惠互利。 >
兩岸協商正式結束敵對狀態:
我們再次呼吁,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構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框架。
對于任何有利于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建設性意見,我們都愿意作出積極回應。
兩岸同胞要擴大交流,兩岸各界及其代表性人士要擴大交流,加強善意溝通,增進相互了解。對于任何有利于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建設性意見,我們都愿意作出積極回應。
實踐證明“臺獨”分裂注定失敗:
30年的實踐充分證明,“臺獨”分裂勢力及其分裂活動違背兩岸同胞共同利益,損害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拂逆中國發展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是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最大威脅,必然遭到兩岸同胞共同反對。任何人、任何勢力把臺灣從中國分割出去的企圖都是注定要失敗的。
要繼續長期堅持和全面貫徹被實踐證明是正確的大政方針:
30年的實踐充分證明,我們制定和實施的對臺工作大政方針,順應了時代潮流和歷史趨勢,把握了民族根本利益和國家核心利益,體現了尊重歷史、尊重現實、尊重人民愿望的實事求是精神,反映了對兩岸關系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從而推動兩岸關系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大陸巨大進步決定兩岸關系的基本格局和發展方向:
30年的實踐充分證明,祖國大陸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巨大進步,是推動兩岸關系發展、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雄厚基礎和可靠保障,決定了兩岸關系的基本格局和發展方向。
兩岸中國人有能力有智慧把兩岸關系的前途掌握在自己手中:
30年的實踐充分證明,海峽兩岸中國人有能力、有智慧把兩岸關系的前途掌握在自己手中,通過交流合作增進感情融合、增加共同利益,通過協商談判積累共識、減少分歧,循序漸進解決問題。(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