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年初,三明市人民政府、福建省臺辦、省農業廳、省文化交流中心和臺灣鄉鎮市民代表會聯合總會決定于6月21日在三明共同舉辦第二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鄉鎮對口交流大會,500多名來自基層的臺灣同胞將來到三明。對我來說,無疑是令人鼓舞,這意味著將有大批來自臺灣島內的鄉親聚集三明,對于提高三明在臺灣的知名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新朋老友 歡聚一堂
到了6月20日,500多名臺胞如期到達,他們遍布臺灣的每個鄉鎮。晚上,三明市人民政府舉行隆重的歡迎晚宴,在三明飯店、列西飯店、沙縣廣容大酒店同時舉行。我被安排在三明飯店,與來自新竹縣議員同桌,大家熱情地寒暄、招呼,顯得十分親熱。招呼中似乎有三個人都顯得面熟,細細一聊,原來都曾經見過面。2006年新竹縣議員考察團30多人曾來三明考察,我接待了他們。這面熟的三人都是當時的成員,這次領隊的團長陳見賢當時來明時是議員,這一回的身份是新竹縣議會的議長了,老朋友相見,話題就多起來了。陳見賢激動地說:“新竹縣居民以客家人居多,而三明也是客家縣的聚集地。通過“客家人”這根紐帶,三明和新竹有了更多的共同語言,這也為兩地交流與合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兩岸的交流氛圍更濃厚了”。
我十分注意打聽我的老家線西鄉有沒有來人,果然有國民黨線西服務社的張美玉、許梅娟兩位女士,她們知道我是線西人后都非常高興,自然就談起線西鄉現任鄉長、即我的表嫂蔡麗娟,一提起蔡麗娟,她們都高度評價,精明能干,很受民眾擁護,說來很有意思,蔡麗娟的前任鄉長卻是我的表哥黃弘耀,也就是說,丈夫卸任鄉長后,妻子接了上去,這種情況在臺灣也不多見。許梅娟希望我能夠多回家鄉看看,我的心里涌現著一股股暖流。
賓客如云 盛況空前
21日上午,海峽兩岸鄉鎮對口交流大會在我市影劇院隆重召開。大會圍繞“加強基層交流,促進共同發展”的主題,突出兩岸合作,突出基層對接,積極構建兩岸長期交流合作平臺。來自臺灣的100多個鄉鎮的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會主席、鄉鎮市民等代表,以及我省九個設區市的鄉鎮代表和相關部門的代表、嘉賓近千人參加大會。
省委常委、副省長陳樺,三明市委書記黃琪玉講話后,臺灣鄉鎮代表會聯合總會秘書長劉冠雄,臺灣嘉農農業發展基金會總裁、臺灣嘉義大學校友會榮譽會長蔡武璋分別在會上致辭。他們表示,海峽兩岸語言相通,習性相同,祖先相知,兩岸血濃于水。海峽兩岸鄉鎮對口交流會是福建省先行先試的重要舉措。希望通過海峽兩岸鄉鎮對口的交流會這個平臺,海峽兩岸同胞能夠更加密切聯系,不斷加強感情,謀求共同合作與發展的空間,積極為兩岸人民謀福祉。福建省龍巖市永福鎮、臺灣宜蘭縣宜蘭市、福建省大田縣謝陽鄉、臺灣嘉義縣阿里山鄉的代表作了交流發言。會上還舉行了海峽兩岸鄉鎮對口交流合作簽約儀式,共有97對鄉鎮代表上臺簽約。
與臺灣組織者的交流
海峽兩岸鄉鎮對口交流大會規模大,來自臺灣具體組織者自然十分引人注目。臺灣鄉鎮市民代表會聯合總會秘書長劉冠雄和宜蘭市的市長黃定和就成了各路記者爭相采訪的對象。我也不失時機地與他們交流,聽他們的看法。
劉冠雄已經多次來三明了,他切身感受到三明市領導很開明、很務實。隨著交通的便利和產業項目的推進,他很有信心把臺灣的特色農業優勢轉移到大陸來,推動兩岸農業產業升級換代,真正讓臺灣農業專業技術與三明農民合作,成為長期伙伴,提升產能,實施產品分級,共同聯手打開市場及進軍國際賺取外匯。他還介紹了臺灣鄉鎮市民代表聯合總會的情況。他說,這個組織成立于2001年,吸納了臺灣319個鄉鎮。到目前為止,臺灣已有100個鄉鎮成功和大陸對接。這些已對接的鄉鎮大多來自臺灣的中南部地區。由于這些地方的農業產業比較發達,農業技術比較相近,而且環境氣候和三明也差不多,因此,農業產業對接有很好的合作基礎。
黃定和市長就顯得文質彬彬,說話語氣比較慢,他介紹說:“這次參加海峽兩岸鄉鎮對口交流大會,代表宜蘭市和尤溪縣管前鎮簽訂了交流合作協議,接下來將進一步增強和管前鎮的溝通了解,開展交流互訪,尋找雙方的融合點和互補性,在農業、林業等方面開展合作,爭取雙方共贏。第一次來三明,覺得三明和宜蘭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地理環境相近,都有很好的農林資源,都注重科技研發。很希望進一步加強對三明的了解,對海西的了解,對大陸的了解。推進海峽兩岸鄉鎮對口交流合作的常態化,是兩岸基層民眾的期待,必定能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更深化、更務實,為民眾帶來福祉。”
“我們都是一家人”
海峽兩岸鄉鎮對口交流大會在三明召開,整個市區氣氛濃厚,鬧市區都掛上醒目的宣傳橫幅,接待飯店的彩旗、紅燈籠、紅地毯裝點得一片喜慶,工作人員、青年志愿者熱情地迎接各位代表,代表證、會議資料、富有三明特色的小禮品等分別放置在每個代表的住房里,接待工作井井有條。三明人的熱情讓臺灣的鄉親深受感動,在歡迎晚宴上,臺灣鄉鎮市民代表一同歡唱的“我們都是一家人”,情緒十分高漲,體現了明臺一家親。來自彰化縣二水鄉的董素貞說,熱情的三明人讓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二水鄉也是好山好水好人情,希望大陸的朋友多到彰化走走,去感受臺灣鄉親的熱情,增加兩地情誼。新竹縣議員陳英樓說:“兩岸都是一家人,通過此次對口交流活動,不僅拉近了兩岸人民心與心的交流,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更增進了彼此的感情,促進了兩岸的交流與合作”。
第一次來三明的新竹縣議會議員蘇明輝高興地說:“三明不僅景色秀美,自然資源、旅游資源豐富,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兩岸在經貿、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具有很強的互補性。”。臺灣生福建設有限公司的陳萬福先生則表示,“三明產業基礎扎實,特別是在生物醫藥方面,有許多值得借鑒和學習的。除此之外,三明突出的樞紐地位、良好的人居環境,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災情牽動著臺胞的心
在海峽兩岸鄉鎮對口交流會期間,三明各地遇上了連日的持續強降雨侵襲,造成三明市人員生命和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三明的災情牽動著臺灣同胞的心,來明參加會議的臺灣婦女代表團決定開展捐贈活動,6月22日上午,在花蓮縣婦女會理事長林金鑾女士、彰化縣婦女會監事長陳梅鳳女士的帶領下,34名女鄉鎮長、女村長、女村民代表們向三明受災同胞捐款4萬臺幣,折合人民幣近1萬元,表達同胞血濃于水的深情厚意。她們希望這筆捐款為三明婦女同胞渡過難關盡綿薄之力,并衷心祝愿三明婦女同胞早日戰勝災難、重建家園、回歸安寧的生活。(三明市臺聯 葉勁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