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上旬,應臺灣三明同鄉聯誼會幾位發起人的邀請,我和四位在三明投資的臺商一起到臺北,出席臺灣三明同鄉聯誼會成立大會。在臺北,我們見到了許多三明人,深刻地感受到三明鄉親的濃濃親情。
相聚在臺北
海峽隔不斷長長的思念,隔不斷共同的根脈。10月9日晚,旅居臺灣的三明鄉親相聚于臺北,出席臺灣三明同鄉聯誼會成立大會, 共話桑梓深情。
10月的臺北,秋意漸濃,臺北sogo忠孝館三合院一片喜氣洋洋,從高雄、屏東、臺中、桃園等地來參加會議的臺灣三明鄉親120余人,濟濟一堂,共獻良策。你從三元來,我從永安來,你來自明溪,我來自尤溪,大家都來自三明,鄉親在臺北相見,倍感親切和喜悅,交談、照相,一聲聲鄉音入耳,備覺親;面對面開懷暢敘,情更濃。
白發早已生,鄉音仍未改。老家在永安貢川的江俊安老先生已年邁,但阻擋不了他與家鄉親人相聚的熱情,他還帶著幾位永安老鄉早早就從桃園趕來聚會。原在沙縣水電局工作的陳青山老先生年近90高齡,行動不便,住在桃園,聽說三明同鄉聚會,表示無論如何也要參加,他屬于返臺定居的老臺胞,孩子們小時都在沙縣生活,這次特意帶著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前來參會。陳自強老先生旅居臺灣已經半個多世紀,清晰地講述著自己的根在哪里,他經常回到自己的家鄉尤溪,那是一個讓他魂牽夢繞的地方,這次聚會,他一再介紹尤溪。
我們從三明而來,他們旅居異鄉已久,卻一見如故,因為我們有共同的祖地——三明,因為我們,血脈相連。
練弘袆先生的心愿
這次大會,是由在臺的三明鄉親和與三明關系密切的臺灣人組織召開的,主要目的是成立臺灣三明同鄉聯誼會,建立臺灣與三明聯系的橋梁和紐帶,練弘袆先生是其中最熱心者之一。
練弘袆先生是臺北太平洋 sogo百貨公司的資深高層管理者,雖然是地道的臺灣人,對三明有很深的感情。這些年來,他每年都來三明好幾次,主要是來三明尋根問祖,興辦公益事業。2008年,他來到三明市三元區莘口鎮的普禪山后,被那里的自然景色驚呆了,名副其實的好風光,山的偉岸,水的柔情,迷人的景色。那里還有一大片海拔達1500米的高山茶,正是他夢寐以求的好地方。他決定承包這一片茶園,由他在臺灣梨山種茶的哥哥楊子江來管理,他希望開發普禪山,把那里建設成為理想的圣地。
在頻繁地來往三明中,他了解到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到臺灣定居的三明人有2000多人,還有1949年以前到臺灣的老兵及他們的后代數千人后,萌發了在臺灣成立臺灣三明同鄉聯誼會的想法,他聯絡上來自尤溪的羅秋娣、林紅霞、三元區的張麗娟等人后,進行大量的走訪活動,聽取三明鄉親的意見,在臺的三明鄉親盼望著盡快成立臺灣三明同鄉聯誼會,這就更堅定了他的信念。他召集了鄭博仁等八人為臺灣三明同鄉聯誼會發起人,倡議成立臺灣三明同鄉聯誼會。經過多次開會研究,積極的籌備,決定于10月9日召開第一次臺灣三明同鄉聯誼大會,成立臺灣三明同鄉聯誼會。
經民主協商,廣泛征求意見,大會推舉練弘袆為會長,副會長鄭博仁、黃金奮、沈國柱、趙弘章、吳春木、羅秋娣、林紅霞、張麗娟,羅秋娣兼秘書長。
練弘袆當選會長后表示,他將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盡心盡力地為三明鄉親服務,大力開展聯誼工作,推動臺灣三明同鄉聯誼會的發展,扎實地把臺灣三明同鄉聯誼會建成臺灣與三明之間聯系的橋梁和紐帶。
家鄉的消息
這次聚會,幾位三明臺商專程前往,見到這么多三明人在他們的故鄉工作生活,也十分激動,相互交流、溝通,就像老朋友一樣。鄭博仁先生作為在三明投資成功的臺商,他向三明鄉親介紹了自己在三明投資的親身感受,高度贊揚三明市政府的辦事效率,他說,相信隨著兩岸關系的持續改善,臺灣與三明的合作交流范圍會更廣、領域會更寬、層次會更深。熱切期盼各位鄉親關心、關注、支持家鄉的建設和發展,希望鄉親們在臺灣廣泛宣傳三明、推介家鄉,讓更多的朋友了解三明、認識三明、牽手三明,在三明投資的同胞、一定會得到三明政府的大力支持,提供高效、便捷、貼心的服務。
黃群貴、林秀瑩、尤碧云幾位臺商分別在尤溪、建寧等地投資,會上也成為鄉親們關注的人物。在臺鄉親一再詢問投資三明的體會,幾位臺商熱情地介紹了在三明投資的感受,鼓勵鄉親們回到家鄉投資,再創新的事業。
我也不失時機地向鄉親們介紹家鄉的消息。我告訴鄉親們,我從三明來到臺北,見到了三明鄉親,感到由衷的親切、格外的溫暖。臨行前,家鄉的父老一再叮囑,要我向大家轉達:無論你們走到哪里,無論走得多遠、走得多久,家鄉的親人都惦記著你們,都牽掛著你們,家鄉的父老鄉親都會為身處遠方的你們祝福。
我告訴他們,這些年來,三明和大陸其他地方一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的三明,區位優勢突出、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良、產業特色鮮明、發展活力充沛,三明處處迸發著生機與活力,充滿著開放與祥和。這些新氣象和新變化,與鄉親們的關心和支持密不可分。
真誠的祝愿
這次赴臺,我帶去了三明書畫院院長王鵬飛為大會特別題詞,向臺灣三明同鄉致以親切問候。三明書畫家的筆墨風采讓鄉親們贊賞不已,親切問候更讓鄉親們動容。來自三元區的汪玉珠女士這次帶著丈夫從高雄前來參加。她激動地說,家鄉的一草一木,無時不在她的心中,希望家鄉的情和愛能夠撫慰在臺鄉親的鄉愁,家鄉的問候能激勵鄉親在臺灣建樹立業。汪玉珠的丈夫也表示,一定會扶持汪玉珠在臺灣闖出一片天。
幾位老先生的話更代表了三明鄉親的共同心聲,雖然分隔兩岸,但他們時刻未忘家鄉,前塵歲月的家園,永遠不能忘懷的故土,每每地懷念,深深地祝福,祝愿家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愿陽光普照家鄉父老,愿鮮花鋪滿三明大地。
血濃于水的親情,根連著根的鄉情,無論什么力量都難以阻隔。2012年10月25日(三明市臺聯 葉勁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