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資本論壇7日在廈門舉行。論壇主題為“倡導世界綠色金融體系,構建全球金融和諧秩序”。
東南網9月7日訊(記者 申家駒)作為第十三屆投洽會的一項重要內容,以“倡導世界綠色金融體系,構建全球金融和諧秩序”為主題的2009’資本論壇7日在廈門開講。來自境內外數百位資本運營界的精英和實體經濟企業家出席論壇,對話經濟大師,探討應對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增長的策略與方式。著名經濟學家樊綱、哈繼銘等到會演講。
去年發端于美國的金融危機,給全球經濟造成了重創,并暴露了原有的國際金融體系的弊端。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發出了建立綠色金融體系、構建全球金融新秩序的呼聲。各國經濟界關于加強金融監管、防止金融危機、構建全球經濟新秩序的呼聲此起彼伏。金融資本和實體經濟在發展中如何規避風險,良性發展,也成為普遍關心的問題。
著名經濟學家、社科院常務副院長王洛林在論壇一開始,就提出三個問題:何時退出,即在經濟復蘇情況下停止實施刺激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與資產價格問題;以及如何迎接后危機時代問題。
王洛林尤其強調,金融危機下,我們的體制問題、結構問題暴露得特別明顯,要考慮危機以后改革管理體制,調整經濟結構,不能浪費這樣的機會。
樊綱在演講中表示,當前世界經濟企穩已經實現,但很多問題并沒有解決,不能過度樂觀。樊綱說,“企穩并不等于高增長,零增長與低增長這種低迷的狀態仍將持續”。
他同時表示,“發達國家的經濟將有一個為期3-5年的衰退”。
經濟的快速復蘇,使得反對改革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聲音越來越多,力量越來越大,樊綱對此表示很擔心。原有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到底能不能改,能改多少?他認為這肯定會使改革打折扣。
樊綱認為,在全球金融危機中,中國經濟能夠迅速復蘇得益于較早就實行的宏觀調控。對中國經濟的前景他也非常樂觀,認為今明兩年GDP均可實現8%的增長,今年是由于有政府支出作支撐,而明年雖然政府支持力度放緩,但是各種因素將會發揮作用。包括房地產和企業投資都將有明顯增長,以及出口、外貿的增長,都將拉動GDP的增長。
哈繼銘認為,全球經濟復蘇現在剛剛開始,歷史的教訓將使各國政府眼前保持寬松政策,中國政府也不例外。他表示,宏觀政策受固定匯率和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的制約,大幅緊縮可能矯枉過正。
哈繼銘同時指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會更趨平衡,因為投資、消費、出口這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的貢獻更為平衡,出口也逐漸改善。此外,中西部追趕效應顯著,會支持大宗商品需求。
當天的論壇上,還圍繞綠“色金融體系構建中的私募股權投資”、“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在全球資本市場的布局”兩個主題,舉行了兩場八人論壇。
“資本論壇”創辦于2003年,已連續成功舉辦六屆,60多位境內外著名經濟學家和專業人士到會演講,在國際投資業界建立了廣泛的影響力,已成為投洽會期間的重要活動內容和國際資本的重要講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