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5月16日電 題:臺海觀瀾:平潭島探索兩岸合作新模式 打造兩岸同胞“共同家園”
作者 詹托榮
地扼臺灣海峽“海上走廊”中部要沖的福建平潭島,與臺灣一衣帶水,距臺灣新竹僅68海里,是大陸距臺灣本島最近的地方。平潭具有對臺交往的“橋頭堡”重要地位,歷史上是東南沿海對臺貿易和海上通商的中轉站,許多臺胞通過平潭這個特殊的交流“窗口”了解大陸、認識大陸、走進大陸。
2009年5月,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為地處海西“橋頭堡”的平潭加快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
國務院《意見》指出,“同意在現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在福建沿海有條件的島嶼設立兩岸合作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實施更加優惠的政策。”根據這一精神,福建省委、省政府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于2009年7月底正式作出了設立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的決定,提出積極探索開展兩岸區域合作,建立兩岸更加緊密合作交流的區域平臺,努力把平潭建設成探索兩岸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區和海西科學發展先行區。
去年9月3日,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組織機構正式成立,標志著平潭將成對臺交流合作新的前沿平臺,有利于進一步深化以福州省會中心城市為中心的閩東北區域對臺交流合作,有利于促進沿海一線協調連片發展。
平潭縣發改局局長俞兆強向中新社記者介紹說,平潭開放開發的發展定位首要的是探索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試的示范區。平潭將積極探索采取兩岸共建等靈活多樣的合作方式,打造兩岸合作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實現共同規劃、共同開發、共同管理、共同經營、共同受益,厚植兩岸共同經濟利益;打造臺商投資集中區,形成兩岸經貿緊密合作的特殊區域;推進對臺直航直運,構建兩岸直接往來的重要快捷通道,為臺灣人士在平潭就業、居住和自由往來提供便利;推進兩岸教育文化合作先行先試,打造兩岸教育文化交流合作示范區。
根據規劃,在平潭的開放開發上,平潭將實施更加靈活開放的對臺政策,著力先行先試,進一步密切兩岸交流合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境內外有實力的財團、機構參與平潭開發建設,深化境內外合作開發模式,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高水準的開放型經濟新格局。
據統計,自設立平潭綜合實驗區以來,先后有200多家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和臺港澳地區等一大批海內外知名企業和財團到平潭考察,主要投資意向涉及旅游商貿、星級酒店、房地產、新區規劃設計等十多個行業和領域,總投資逾1000億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平潭綜合實驗區自成立以來,先后接待了臺灣競爭力論壇、臺灣中華亞太中小企業經濟合作促進會、臺灣海峽農業基金會、臺灣中華研究院、臺灣媽祖聯誼會等多批企業和相關機構,進一步深化了與臺灣各界的溝通聯絡,在增進兩岸交流合作方面達成了許多共識。
俞兆強表示,平潭將積極探索兩岸區域合作試點,有利于在兩岸經濟合作制度性安排中先行先試,如:在兩岸經濟合作協議商談中一時無法全面展開的政策或早期收獲條款就可在平潭先行先試,為全面鋪開積累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