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之家網詡:7月23日,三明市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對《三明臺商投資區總體規劃》進行了審議,并同意該規劃。
會議認為,設立和建設三明臺商投資區,對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和省、市實施意見,對接臺灣產業轉移,推進明臺經濟合作,拓展三明中心城市發展空間,強化主軸、壯大市區經濟具有重要意義。《三明臺商投資區總體規劃》指導思想正確,總體思路清晰,規劃目標明確,各園區的功能定位、產業發展方向和空間布局基本合理,可以作為三明臺商投資區近期建設和遠景發展的依據。
會議指出,在規劃和建設三明臺商投資區過程中,要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要求,統籌考慮三明中心城市建設和臺商投資區長遠發展的需要,注重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突出三明中心城市的重要組團和板塊的功能。在區域規劃上,要立足打造城市新區的目標,合理確定臺商投資區的規模與范圍,并與三明今后城市總體規劃相銜接,與專項規劃和相關部門規劃相協調。要統籌考慮公共交通路網布局,注意與周邊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的銜接,并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完善投資區內公共服務配套設施規劃,以進一步完善投資區的城市功能,把臺商投資區逐步建成三明中心城市的重要組團。
二、要立足于新興產業培育與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相結合。在發展定位上,各園區的產業定位要高起點、有特色,特別是吉口園區定位為新興產業園,既要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和先進機械制造業等新興產業,又要注重依托三明現有的產業基礎,積極開展明臺合作與技術創新,推進金屬壓延、機械裝備、林產加工、食品加工等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把臺商投資區建成三明區域經濟的重要增長極。
三、要有利于產業集聚和產業集群的發展。在產業布局上,要圍繞建設承接臺灣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農業重要基地的目標,堅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集約發展,注重關聯度緊密的產業在空間布局上適度聚集,積極引導上、下游產業鏈的延伸,促進園區產業鏈和企業集群的形成,著力培育新的產業集群。優化產業布局,既要堅持專業化、特色化,又不宜過于細化,避免對入園項目造成影響和制約。在開發梯次上,每個產業片區應同時規劃并設立啟動區,以利于引資項目入園和產業集聚,防止在投資區內出現違背產業布局的項目堆積現象。
四、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利用。 要把保護生態環境放在投資區規劃建設的突出位置,注重保護現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做好總體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嚴格落實環境保護要求,引導區域發展和產業布局與生態環境承載力相協調。要堅持資源共享和廢物綜合利用,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型的產業園區,實現投資區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要科學規劃用地布局,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合理確定投資強度,利用好、保護好土地資源。
會議要求,要嚴格規劃的執行,保證規劃實施的嚴肅性、連續性。《三明臺商投資區總體規劃》是三明臺商投資區建設的指導性文件,總體規劃經市人大常委會同意并按規定程序報批后,即具法律效力,不得隨意更改。三明臺商投資區的土地利用和各項建設必須符合其總體規劃,服從統一的規劃管理。(三明市臺聯 葉勁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