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umiac"></tr>
  •  
     
    當前位置: 福建臺胞之家> 共同家園> 姓氏故里> 姓氏源流 - 正文
     
    聚斯堂:海峽兩岸林姓共奉的祖祠
     
    2009年05月03日        來源 : 臺胞之家網   作者 : 福建省 南靖縣臺聯會 字體:【】  【】  【

     

       
    引 子

      南靖縣和溪鎮麟野社聚斯堂林氏鄉親與臺灣省彰化、嘉義、南投等地的聚斯堂林氏家族同宗共祖,一脈相承。他們都是以“聚斯堂”為祖祠,共奉一個祖宗——麟野社林氏開基祖林長清。

    福建省南靖縣和溪鎮麟野社聚斯堂


    族 源

    長林賜姓

      我國林氏起源于三千多年前的商周之交。最初在牧野,即今河南省汲縣境內。林姓得姓始祖林堅是比干的遺腹子。因紂王殘暴無道,任意殘害百姓。紂王的叔父比干直言進諫,紂王怒而殺之。當時,比干的夫人陳氏身懷六甲,帶著四個侍女逃到牧野避難。她們住在樹林掩映的石洞里,后來,夫人生下一個兒子,取名堅,字長思。周武王伐紂取勝,比干的夫人攜子堅拜見周武王。因為堅是在樹林里出世的,所以,周武王以“林”賜姓,“林”姓就這樣誕生了。

    開基南靖

      林姓入閩始祖林祿,是得姓后第五十七世,他于公元四百年前,隨晉室南渡,由江蘇徐州入閩。傳至林祿第五十四世,即得姓后第一百一十一世林文德,任寧化縣知縣,宋末隱居于寧化縣石壁村。元仁宗延右二年(公元1315年),林文德 的裔孫林九郎遷居龍巖象山。元至正年間(約公元1350年),得姓后第一百二十二世孫林長清,遷居南靖縣和溪鄉麟野社(今和溪林中、林坂村)。

      明宣德年間(約公元1434年前后),和溪林氏第五代兄弟籌資在鯉魚山北麓興建祖祠“聚斯堂”,明嘉靖年間,清光緒年間(一八九五年)、一九三二年多次重修。

      “聚斯堂”為單層上下堂二進土木石結構,上堂供奉林姓開基祖長清及以下各房祖先牌位,下堂正中懸掛欽賜翰林院牌匾。
    “聚斯堂”每年春、秋兩季都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祭祀時,廳堂上懸掛兩幅各長3米,寬1米的巨畫。其中一幅“梧鳳呈祥”,兩株高大挺拔、枝葉茂密的梧桐樹下,棲息著一對引頸顧盼的鳳凰;另一幅“羊鴉孝德”,古松枝頭一老鴉伏巢張口待食,一小鴉口銜小蟲歸巢而來,樹下草地上公、母羊一對,母羊胯下一羊崽屈跪前肢抬頭吮乳。這是林氏先人為勉勵后代子孫,對家庭要和睦,對父母要孝養留下的珍貴書畫。

    南靖縣和溪鎮麟野社聚斯堂內“欽賜翰林院牌匾”



    尋根故事

    遷徙臺灣

      麟野社聚斯堂由于族大人多,歷史上形成“福星居”、“藍園祠”、“瓊園祠”三大支派,子孫分居于巴斗洋、前洋、林坂等自然村。明末清初,林常清的子孫從第十三世到十七世,先后有一大批人遷徙臺灣南投、嘉義、彰化、宜蘭等縣,他們也分“福星居”、“藍園祠”、“瓊園祠”三大支派,聚族而居。

    林中村巴斗洋十世華懋派族譜記載:

      十四世長瑞,算之子齊之孫,徙居嘉義縣崎頭莊開元后。

      十四世長松、長哲,算之子齊之孫,徙居彰化縣北投莊中莊仔居住。

      十七世充臘,元瑜長子,往嘉義崎頭莊。在臺灣賺錢后回家建老厝福星居。

    林坂十世華任派瓊園祠譜載:

      十四世霸,斌之五子,生于清代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已時,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全家搬去臺灣草屯鎮。

      林坂十世華翠派前洋祠譜載:

      十四世縣,清雍正丁未年(公元1727年)同母游氏遷臺灣草屯鎮月眉厝內。

      十四世草,字元木,生五子,五子名盒,遷臺灣北兜埔月埋厝。

      十三世成,應義子,思雅孫,華任曾孫,遷臺灣。

    飲水思源    不忘故土

      遷居臺灣的林長清派下的林氏子孫,故土情深。他們在當地也建起林氏祖祠,供奉列祖列宗。如南投縣草屯鎮的林氏家廟,建筑風格與麟野聚斯堂基本相同,也是主祀林氏開基祖林長清。

      在臺灣的林氏宗親與祖地保持著密切的聯系,他們書信往來不斷,還多次寄回資金修繕祖祠。一九四五年臺灣光復后,在臺“福星居”家族派人回鄉祭祖。一九四七年,“藍園祠”家族宗親林金江、林春喜、林紹鵬等,聯函匯款七千多銀元,由本族林金鎮收,作為修葺祖家藍園祠、前洋祠等祖廟之用。直至一九四九年五月,兩岸宗親先后往來書信三十多次。在前洋村,紀念十世祖的藍園祠,十一世的前洋祠和十二世的錦園祠,至今保存完好。瓊園祠的后裔,一九四八年曾寫信給祖家說,兩百年中,瓊園祠林氏在草屯已傳到第八代,有五百男丁。一九四九年,在草屯的林氏后裔又寄回一千五百銀元,用于修繕祖祠。瓊園祠家族的祖祠及十世祖以下的祖宗墓地,全部完好地保存著。

      一九九五年以來,臺灣林氏宗親曾多次前往南靖縣和溪鎮尋根謁祖。一九九五年二月,臺灣海峽兩岸文化資產交流促進會常務理事、麟野社聚斯堂林長清派下第二十一世孫林黃河先生,首次回祖籍地尋根謁祖,他祭拜了祖祠,并考察了龍德樓、慈濟行宮和民俗風情。一九九六年,林先生陪同八十多歲的母親回祖地拜祖,捐贈人民幣一萬多元給林坂小學,作為教育獎學金。此后,林黃河又多次回祖地懇親,就如何加強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宗親聯誼等問題同當地有關部門領導和林氏宗親進行探討。二00六年年初,在廈門投資辦廠的林金生先生回到祖籍地懇親謁祖,捐資人民幣一點五萬元,支持林中小學添置語音視聽教室設備。同年四月,他在祖地建立“綠春”獎教助學基金會,設立特困優生、優秀學生、優秀園丁三個獎項,每學年評出二十八位優秀師生進行獎勵,獎金一萬元。二00六年,又有兩個組團近百人回鄉祭祖。臺灣林氏宗親在聚斯堂上掛上“慎終追遠”、“祖蔭閩臺”等牌匾,為聚斯堂、萃美堂、藍園祠等祖祠出資人民幣數萬元。(南靖縣臺聯會)


      編輯 : 遼野  
     

    版權信息
    福 建 省 臺 灣 同 胞 聯 誼 會
    ? Copyright 2001 By Fujian Taiwanese Association , All rights reserved.
    會址:福建省福州市湖東路276號18層 電話:(0591)-87802143 郵編:350003 傳真:(0591)87802143
    http://www.fjtl.org.cn E-mail:fj_tailian@vip.163.com
    備案證號:閩ICP備06029827號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爱,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国内视频一区二区,免费看成年视频网页
  • <tr id="umiac"></tr>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伊香蕉在线观看视频wap|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j8又粗又大又长又爽又硬男男| 青青青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播放|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10| 国产精品久久久小说|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老司机激情影院| 百合潮湿的欲望| 嫩b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全日本爽视频在线| 一个人看的www片免费|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边打电话 |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丁香六月综合网| 窝窝午夜色视频国产精品东北| 小12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免费在线观看h片|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aⅴ| 法国性经典xxxxhd|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看不卡| 亚洲小视频在线| 四虎在线最新永久免费| 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精品熟女碰碰人人a久久| 女人与zozo| 亚洲成AV人片久久| 欧美freesex黑人又粗超长|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高清免费观看| 东北疯狂xxxxbbbb中国| 琪琪色在线播放| 性欧美高清come|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3d玉蒲团之极乐宝鉴| 日韩超碰人人爽人人做人人添| 国产一级高清免费观看| www.天天干.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