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海關提出了構建“泉-金-廈次區域跨關境自貿區”的構想。 眾所周知,泉州、廈門同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兩大經濟強市,均與金門近鄰并形成一個黃金三角地理區域關系,且近年來經貿往來頻繁,構建“泉-金-廈次區域跨關境自貿區”有利于這一“金三角”區域的發展與繁榮。
福建與臺灣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憑借獨特的“五緣”優勢,近幾年福建積極拓展“六求”作為,堅持先行先試,推動閩臺交流合作不斷取得了新成效。福建提出的把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成為科學發展的先行區、兩岸人民交往合作的先行區,向建設社會主義強省邁進的思路是積極有效的。說“先行”,看“先行”,與臺灣人民的交流合作要“先行”。廈門、泉州、金門的“金三角”山水相連,文化相近,共同建設科學發展的先行區,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共創雙贏,責任相同。
此次泉州海關建議:泉州、廈門與金門可在 既有的經濟合作的基礎上,簽訂合作備忘錄,形成定期會晤磋商機制,進一步建立以三地跨關境自由貿易區為核心內容的“區域對區域”合作模式。泉州、金門、廈門三地可實現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與優化配置,推動制度性經濟合作與一體化進程,形成真正的綜合型跨關境自由經濟區,并以發展工業為主,兼顧物流、中轉貿易以及產品展示展銷等功能,其中,泉州可在研發、制造、試制、采購、物流方面發揮作用。
“泉-金-廈次區域跨關境自貿區”的建立,跨關境自貿區將是密切兩岸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平臺,對泉州擴大對外開放,提升港口競爭力,提升開放能級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泉廈地區的海關特殊監管區一直存在著與港口分離的格局,在這種情況下建設泉-金-廈次區域跨關境自貿區,能充分利用臨近港口貨物集散便利的交通優勢,提高貨物的流轉速度和提升港區功能。構建廈-金-泉金三角次區域經濟合作區,將加快三地城市的發展,大大有利于廈、泉兩地經濟發展,廈門將擴大其影響力和輻射范圍,泉州也將借廈門經貿平臺實現經濟新的飛躍,實現雙贏互利。
兩岸“三通”是幾十年來海峽兩岸未竟的訴求。為了兩岸同胞的共同的福祉,為了中華民族的共同利益,祖國大陸早就敞開“三通”的大門,以博大的胸襟、高瞻遠矚的目光,務實地推動著“三通”的進程。如今,海峽兩岸適逢大好機遇,福建兩個先行區建設如火如荼,正是跨出兩岸三地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步子的良機,三地經濟的進一步融合互補,必將為兩岸三地的繁榮發展做出新的貢獻。(泉州市臺聯 鄭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