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5·18”海交會,作為今年春節胡錦濤總書記考察福建后我省舉辦的首場重大國際經貿活動,同時也是兩岸和平發展新局面下一場重大的對臺交流活動,與往屆相比,今年展會規格更高、規模更大,對臺特色更加凸顯,交流內涵更加豐富。
求拓展——
榕臺往來大步跨越
“保守估計,臺灣新大陸今年就能盈利,目前正準備收購一兩家臺灣上下游的企業。”近日,新大陸臺灣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說。作為首個“吃螃蟹”的赴臺投資大陸企業,新大陸已在東岸站穩腳跟,并將其電子識別業務對準全亞洲市場。
近期,福州市正抓緊醞釀推出新一批入島企業,并打算借海交會為它們入臺投資提供實質性的商洽平臺。
回首2009年,福州在兩岸交流中先行先試的步子更大了,榕臺交流合作日益升溫,實現了多個突破和“第一”:
1月,友達光電等臺灣名企與大陸彩電企業在榕達成6項戰略合作共識,并簽署采購意向書;5月,福州啟動暫住人員赴臺灣旅游首發團;7月,“新金橋Ⅱ號”豪華客滾輪從福州港馬尾客運站直航基隆港;12月,福州市商業銀行更名福建海峽銀行,促進榕臺金融合作……
去年“5·18”,福州簽約臺資項目38項,利用臺資2.7億美元,創下新高。繼2008年海交會上簽訂了臺灣與大陸首個政府間的合作聲明后,又推出了“兩岸郵件總包直封關系啟動儀式”。
截至目前,海交會參展臺灣企業達423家,大幅突破了往屆水平;20多家臺灣知名企業將與內地大型企業攜手聯展;高雄市還將首次自行特裝布展,和金馬澎一道打造“精品展館”……
求突破——
平潭開發舉世矚目
走進布展中的海峽國際會展中心中心館,首設的“平潭綜合實驗區”展示區,“貝殼含珠”的造型格外搶眼。
地處海西“橋頭堡”福建第一大島——平潭島,自國務院《意見》出臺后,就成為海峽兩岸關注的焦點。實驗區設立半年多以來,已有幾百批客商前來考察,其中半數是臺商,如今這些客商已初步達成投資意向40多項,涉及旅游開發、房地產、高新技術、物流配送等10多個行業和領域。
為了給大開發創造良好投資環境,平潭正加速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日前,平潭海峽大橋的344根鉆孔灌注樁基已完工,大橋年內通車已無懸念;平潭至福清漁溪連接線高速公路正如火如荼推進,將與海峽大橋一并通車;平潭海峽二橋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有望在6月底前完成;上島鐵路建設也將力爭在年內動工,4年內完成;繼規劃建設環島路后,平潭島還擬建第二條環島快速通道——環島輕軌……
毫無疑問,“平潭大開發”將成為本屆海交會上與會客商共同關注的焦點。屆時,在“平潭館”內,與會兩岸賓客既可以通過400平方米專館及180平方米的三維電子互動沙盤,全方位了解平潭綜合實驗區整體布局、兩岸合作遠景規劃以及其優美的自然景觀;也可以借助海交會平臺,將“平潭館”作為走入平潭、參與大開發的快捷通道。
求發展——
省會崛起奏強音
未來,福州市民在鼓樓區就能夠逛上“王府井百貨”,買到“LV”等國際知名品牌;投資總額達3億元的正陽直升機項目將會“飛入”閩侯竹岐。本屆海交會引得不少商界大鱷、國際知名品牌紛至沓來,他們看中的不止是“5·18”,更是崛起的海西省會中心城市廣闊的發展前景。
3月,福建中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創業板成功上市,成為福州第一家登陸創業板的公司;4月,福建海源自動化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獲準在中小板發行4000萬股股票……春天里的新氣象,展示了福州工業企業的精氣神,更展示了福州打造海西先進制造業基地的良好態勢。
隨著“5·18”的臨近,新落成的海峽國際會展中心也“化繭成蝶”。今年,這里還將承辦“6·18”、泛珠大會、APEC技展會等一系列國際級或區域性展會。目前,福州正考慮引入市場機制,爭取每月都有國家級或區域性展會在此落地。
借海交會平臺,福州市還將積極吸引臺灣和海內外企業來榕設立區域性總部。此外,福州市還重點推進了海峽水產品、農副產品、汽車、鋼材建材、中西藥材等五大批發交易中心和一批城市綜合體建設,依托大港口打造聯結兩岸、輻射內地的現代物流中心。
好風憑借力,揚帆再遠航!憑借獨特的地緣優勢和優越的軟硬環境,福州在海內外客商心目中魅力倍增。截至4月28日,本屆海交會可望簽約項目171項,利用外資18.54億美元;可望開工、建成項目共計311項,總投資929.96億元。(記者 林侃 通訊員 邱泉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