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是中國著名的僑鄉(xiāng)。這里是中國海洋文化的發(fā)祥地,是中國人對于女性奉為最高地位“天后媽祖”的誕生地。這里流傳著很多媽祖顯靈的傳說和神話故事。這里沿海的漁民供奉祭祀的是被人們奉為中國海上女神媽祖。
莆田湄洲系海濱孤島,據(jù)歷史記載,唐、宋時期島上無人讀書,民智較差,島上居民除了務農(nóng)以外,就依靠下海捕魚,航海作業(yè)為生。在這種自然經(jīng)濟占支配地位,科學技術文化水平相對低下的情況下,當時島上居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生活上自給自足,安居樂業(yè),祈福平安,自求多福。媽祖信仰也就是在這樣的客觀條件下產(chǎn)生的。湄洲嶼居民信賴媽祖,崇拜媽祖,傳播她的拯危救難,濟世救人的事跡,為她立廟供奉,定期禱告致祭,祈求繼續(xù)保佑他們平安過日子。
媽祖信仰從產(chǎn)生至今,經(jīng)歷了一千多年,作為民間信仰,它延續(xù)之久,傳播之廣,影響之深,都是其他民間崇拜所不曾有過的。歷代皇帝的崇拜和褒封,使媽祖由民間神提升為官方的航海保護神,而且神格越來越高,傳播的面越來越廣。由莆邑一帶走向五湖四海,達到無人不知,無神能替代的程度。
從宋代開始歷經(jīng)元、明、清幾個朝代,前后對媽祖進行了36次褒封,并列入國家祀典,進行春秋祭祀。因而民間對媽祖的信仰愈加固定,“海神”的地位愈加牢固。
千年來,在莆田民間保留了不少有關媽祖的民俗,反映了媽祖信仰的具體特點。其信奉禮俗及媽祖的言行、品性等逐漸被民間吸收,形成許多俗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