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臺胞之家網12月5日訊(圖文/莊建東、陳良州、張永和)為期6天的慶祝侯山宮創建五百周年慶典活動于12月5日上午10時,在小溪鎮西林村侯山宮前隆重舉行。來自福建省市縣有關部門領導、平和藉旅外鄉親和專程返鄉參加候山宮建宮五百周年慶典活動開幕式的近百名平和藉臺胞臺屬和港澳同胞等嘉賓及當地數千名群眾歡聚在這里,共同慶賀平和候山宮建宮五百周年的隆重舉行。
別具一格的平和侯山宮扎彩樓給縣城小溪增添了喜慶祥和的氣息
應邀前來參加慶典聯誼活動的臺灣桃園縣南崁五福宮主任委員、臺灣武財神玄壇元帥宮廟召集人陳宗賢先生,對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故鄉的經濟發展和建設成就高度贊賞。他在現場接受漳州電視臺專題部編導蔡小芬采訪時激動地說,想不到故鄉的經濟、文化這么豐富發達。他說,臺灣的許多宮廟,如:臺灣玉闕朝仁宮、墩和宮、五福宮等與平和縣小溪鎮西林村侯山宮一脈相承,“人同根、神同源”,并表示,愿以此次聯誼、參訪交流為契機,弘揚祖地文化,帶動更多的臺胞返鄉省親交流,促進兩岸文化、經濟的共同發展。
據主辦單位——平和縣小溪鎮侯山宮管委會主任李亞信介紹說,侯山宮位于琯溪蜜柚原產地平和縣小溪鎮西林村,創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迄今已歷五百年。該宮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省涉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福建省重點道教宮廟。由平和小溪鎮侯山宮管委會和西林村委會共同舉辦的平和候山宮建宮五百周年慶典活動,5日開幕,舉辦時間至12月10日。此次舉辦活動,將圍繞“兩岸交流,合作雙贏;廣澤惠民,和諧發展。”為主題,旨在為更好地提高臺胞重要祖籍地平和侯山宮的知名度,弘揚民族文化,加強兩岸民間往來,促進兩岸經濟合作,加快海西建設和平和縣經濟發展步伐,促進臺海和諧和早日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做出貢獻。
侯山宮主祀玄壇元帥,關圣帝君和慈航真人(觀音菩薩)等神明,聲威顯赫,香火綿延,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道教宮觀。在歷史的長河中,侯山宮飽經滄桑,經歷代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保護發展,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保存和拓展了中華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宮里舉行的祭祀儀式,使用的道教經典和簽詩,遺存的碑文、匾額、楹聯等,集中體現了侯山宮較高的文物價值和考古價值。侯山宮獨具特色的“迎神巡境”、“扎彩樓”和“迎龍藝”等廟會期間的系列道教儀軌及文藝活動,更是聞名遐邇,不時地給平和縣城小溪增添了喜慶祥和的氣息,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并為平和縣贏得了“福建省民間文化藝術(龍藝)之鄉”的榮譽稱號。
侯山宮的香火遠播海峽對岸的臺灣,在臺灣民眾中具有較大影響。早在清乾隆二十年(1755)間,先徙臺灣的平和西山人李創從臺灣回祖籍,即接侯山宮玄壇香爐至臺灣,在南投、臺中縣、宜蘭縣、彰化縣、桃園縣、澎湖等地建設分宮。自臺灣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以來,通過親緣、神緣的關系,臺胞組團十五次,信士逾千人次前來進香謁祖,并樂捐二百多萬元人民幣,用于修建廟宇、興辦學校、鋪設道路等社會慈善公益事業,生動體現了閩臺同胞人同祖,神同緣,同根同源,血濃于水的骨肉深情。如今,平和侯山宮在閩臺同胞的交流之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橋梁紐帶作用。
此次舉辦的慶典聯誼活動,是近年來該祖地繼2000年11月30日舉辦的“平和籍臺胞舉辦紀念返鄉謁祖十二周年活動”之后的兩岸同胞較大型的聯誼交流活動,也是平臺、漳臺兩岸交流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平和侯山宮扎彩樓夜景
這此活動,除臺胞參加慶典大會,還將舉行兩岸同胞聯誼座談會和組織臺胞參觀祖地文物古跡及臺商投資開發區,琯溪蜜柚生產基地,平和特產(琯溪蜜柚等)展銷會、日用商品及美食文化展銷會、農機具展銷會和扎彩樓、演戲和當地民間文藝活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