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湖寺是德化四大名剎之一,由三代祖師創建于宋慶元四年(公元1198年)戊午年間,三代祖師圓寂之后,鄉民在龍湖寺奉祀神位,從此成為祖廟。今日臺灣、南洋等地皆有祖師分香,一度香火興旺。當地有人收藏《龍湖燈譜》,內載三代祖師生平史跡及各年代龍湖寺修建經過。龍湖寺之宏觀,香火鼎盛,各地登山參拜之人絡繹不絕,可惜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寺宇被拆除,古跡遭破壞。至上世紀八十年代,信徒開始小規模興建,香火復而延燃。1995年,成立“龍湖寺修建籌備會”,經幾年的建設,現龍湖寺修建規模宏大,分天王殿、大雄寶殿、祖師殿和臥佛殿四大殿堂。
在臺灣,三代祖師在臺灣各地信徒眾多,建廟奉祀有臺北縣樹林鎮寶寧宮、臺北縣平溪鄉順安宮、嘉義縣鹿草鄉龍湖宮、臺南縣善化鎮小新里祖師廟、屏東縣新園鄉福隆宮、屏東縣九如鄉清水宮等六處,每年各地輪流作東,聚會一次。各廟宇香火興旺,卻不知三代祖師的來源。信徒先后到河南登封縣、福建漳州等地尋訪,亦無所得。經查訪佛、道教及廟宇、神明記載,在“國立中央圖書館”所藏各省地方志及福建通紀中略有所載。1994年臺灣嘉義龍湖宮林逸民先生親自來泉州尋找未果,后托人找到德化縣美湖鄉上漈村金碧峰上的清朝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所遺三代祖師碑記文所載,才得知龍湖寺為三代祖師之發祥地。1994年10月1日,臺灣三代祖師聯誼會李榮一會長、臺灣嘉義龍湖宮林逸民先生尋找佛祖追蹤至龍湖寺,對重建龍湖寺均表迫切心愿。1995年11月,在李榮一會長的帶領下,臺北寶寧宮、嘉義龍湖宮、臺南祖師及屏東福隆宮、清水宮之主任、副主任委員、干事及熱心人士等16人以虔誠之心,齊登龍湖寺,受到當地鄉親們的熱烈歡迎,雙方就修建龍湖寺有關事宜達成共識,從此開啟了德化龍湖寺和臺灣三代祖師寺廟的交流。
1996年元月,縣政協主席、德臺民間交流協會會長李孝儀,縣臺辦主任、德臺民間交流協會副會長王聯碧等四人,應邀赴臺訪問交流。在臺灣地區三代祖師聯誼會會長李榮一先生及何長貴、林逸民先生的陪同下,參觀了龍湖寺三代祖師分衍在臺灣地區的五座宮廟。受到各宮廟熱烈歡迎,并安排專場座談會。他們談到,曾多次到大陸,走訪幾個省份,最后在德化龍湖山尋到三代祖師開基佛祖地而高興,大家為復建龍湖祖殿出謀獻策。同時決定每年組團前往龍湖寺參觀訪問。臺灣《中國時報》于2月6日刊載了《三代祖師牽線兩岸宗教交流》的專題報道。通過交流交往,加深了友情,促進海峽兩岸宗教文化交流。
1996年10月25日,由縣政協主席、德臺民間交流協會會長李孝儀牽頭,召開了《龍湖寺歷史研討會》。臺灣地區三代祖師聯誼會會長李榮一帶領100多人參加研討,福建省龍巖、大田、仙游、南安、晉江等地也派代表參加,會上交流了十多篇文章及有關資料,臺灣各寺廟負責人均在會上發言。經過研討論證,各地都認同龍湖寺是三代祖師的發祥地。
龍湖寺與臺灣諸三代祖師廟,香火傳薪,同出一脈。隨著海峽兩岸三代祖師信眾的不斷聯系,閩臺之間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交往不斷加強,從而增進了友誼,促進祖國早日團結統一。(泉州市臺聯 蔣碧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