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之家網訊, 8月29日晚上,泉州市區威遠樓如約迎來了“金門之夜”文藝演出。
這是“威遠樓之夏”活動開展20年來金門縣藝術家首次參演,由金門縣文化局率該縣的藝術家來泉演出。眾多的泉州觀眾翹首以待,不時隨著金門縣的藝術家精彩的表演爆發出歡快的笑聲。獨具金門特色的風獅爺兒童劇更是將文藝演出推向了高潮。觀眾們被新穎別致的道具、夸張傳神的動作、內容豐富的臺詞所講述的風獅爺打敗風怪的劇情深深吸引,藝術家們活靈活現的表演,贏得了現場觀眾的一陣陣掌聲。
據統計,目前金門存有68尊風獅爺,分布在52個村落里。閩南有句諺語:金門有十三省的風。金門位于臺灣海峽西岸季風盛行帶內,每年9月至翌年4月、刮東北季風。5月轉西南風,但夏、秋兩季常有臺風侵襲。金門自古以來受閩南宗教習俗影響甚深,自然而然流行禱神祭厲、除煞辟邪之風。于是,他們創造了“風獅爺”。風獅爺又叫石獅爺,多用巖石雕成,獅子模樣,大部分作人立狀,少部分作蹲踞狀。可以說,它集獸、人和神三者于一身。金門有識之士把風獅爺視為“金門聚落守護神”,金門“最重要的人文‘圖騰’”,“金門歷史發展上一項重要的時間標志,一項可貴的文化標本”,可以從它們那兒聽到“金門先民的聲音”。(泉州臺聯 劉云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