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同名村·心連心”聯誼活動在廈門舉辦
2024年06月16日 來源:福建臺胞之家網
6月15日,第十二屆“同名村·心連心”聯誼活動主場活動在廈門舉辦。活動以“祠同宗”為主題,兩岸同名同宗村鄉親代表、青年臺胞代表等近300位嘉賓歡聚一堂,暢敘親情友誼,感悟兩岸阻隔不斷的血脈親情。

鄭建閩會長致辭
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鄭建閩、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王金福出席活動;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聯絡部部長任揮,省人民政府參事室主任吳南翔,省海外聯誼會副會長李文慎,廈門市委常委、海滄臺商投資區黨工委書記、海滄區委書記游文昌,省臺灣同胞聯誼會黨組書記劉良輝,省人大僑臺外事民宗委員會副主任葉勇鵬,省廣播影視集團副董事長陳加偉,福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館長鄭國防等領導也參加活動;臺灣閩臺同宗同名村交流中心創辦人陸炳文,臺灣福建省同鄉會聯合總會副總會長陳守仁、陳介山、陳國鑫等臺灣主辦單位嘉賓來閩參加活動。
鄭建閩會長在致辭中表示,兩岸同名、同宗村是中華民族不斷開拓發展的歷史見證,是海峽兩岸具有密切親緣關系的歷史記錄,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本屆聯誼活動對于新形勢下推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增進兩岸基層民眾感情具有積極作用。各位臺灣鄉親克服困難,積極前來參加活動,再次彰顯了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骨肉親情。希望兩岸同胞攜起手來,積極參與到兩岸交流交往中,共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機遇和成果,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
李文慎副會長在致辭中表示,自2013年創辦“同名村·心連心”聯誼活動以來,兩岸宗親定期相聚、常來常往,賡續宗親血脈、弘揚宗親文化。福建是廣大臺胞的“祖地”,也是廣大臺胞的“福地”。真誠期盼更多臺胞來福建學習、工作和生活,扎根福建、深耕福建、筑夢福建;真誠希望廣大臺胞積極投身兩岸交流熱潮,推動兩岸關系沿著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前進,共同追求和平統一的美好未來。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在視頻致辭中表示,兩岸同名村的聯系和交流意義十分重大,這些同名村寄托著臺灣同胞對故鄉的思念,也是兩岸歷史文化同根同源最好的象征,展現著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都是中國人,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
陳加偉副董事長在致辭中表示,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致力于搭建兩岸文化交流的橋梁,傳遞福建乃至祖國大陸發展的正能量。我們用鏡頭記錄下每一次的相聚與交流,用話筒傳遞出每一份情感與期待,用屏幕展現出每一個進步與發展。我們相信,媒體的力量能夠架起兩岸溝通的橋梁,讓兩岸同胞的心更加緊密相連。

活動啟動儀式

劉良輝書記接受臺灣連氏宗親轉贈連戰先生墨寶
省臺聯黨組書記劉良輝代表省臺聯,接受臺灣連氏宗親連錦信轉贈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先生專門為活動所書寫的墨寶——“同名同宗村 鄉情連兩岸”。

臺胞分享尋根經歷

臺灣同名同宗村贈送大陸同名同宗村匾額
主場活動中,臺灣青年和兩岸嘉賓學者陸續上臺,分享自身的經歷和體會。《祠堂的記憶》中,臺青賴政緯、臺灣新竹彭氏宗親彭忠義講述感人尋親故事。《燕翼貽謀》中,華僑大學臺灣學生李欣諭通過自己的田野觀察,講述兩岸同名村同姓祠堂的文化印記。廈門馬巷和金門烈嶼的林氏宗親談到近年兩岸宗親互動交流場景,感人之處令在場觀眾動容不已。在《兩岸合伙人》環節,臺青李志章說起了自己攜手大陸伙伴建造漳州平和“遷臺記憶館”的故事,在記憶館創立過程中,兩岸小伙伴群策群力,也讓他們也更深入地了解了臺灣“霧峰林家”的兩岸淵源。

臺灣江氏宗親回鄉懇親
6月16日,活動安排臺灣同名同宗村宗親分赴廈門市、漳州市、泉州市和龍巖市回鄉懇親祭祖。臺北市萬華區壽德里江氏宗親一行,前往龍巖市永定區高頭鎮江南村懇親。江宇強伉儷攜長子及三胞胎兄弟四子回鄉,長子江振聿感嘆,這次時隔20多年回來,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感覺很親切,尋找到記憶中的樣子,希望家族興旺,常來常往。江宇強說,感謝省臺聯完成了夫妻攜四子一家人回家謁祖之心愿,我的父親帶我回祖地,我也要帶小孩回家鄉來認祖,這是我的心愿也是我責任,希望兩岸鄉親多往來,多交流。
本屆活動6月14日至17日在廈門市、漳州市、泉州市和龍巖市舉辦。活動采用“線上+線下”交流方式,以兩岸同名同宗村祠堂為載體,深入挖掘和展現兩岸同名同宗村的血緣親情及歷史文化連接,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自2013年開始,福建省臺聯等單位連續舉辦“同名村·心連心”聯誼活動。活動主題常做常新,從“尋根”“續緣”“共建”“共融”“共創”到近年來的“食同味”“婚同俗”“居同厝”“曲同調”“箋同墨”“技同習”,有越來越多的臺灣宗親參與進來,解鄉愁、敘鄉情,同名村成了同心村。
本次活動,由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指導。由福建省臺灣同胞聯誼會、福建省海外聯誼會、福建省閩臺交流協會、廈門市臺灣同胞聯誼會,臺灣閩臺同宗同名村交流中心、臺灣福建省同鄉會聯合總會主辦。漳州市臺灣同胞聯誼會、泉州市臺灣同胞聯誼會、龍巖市臺灣同胞聯誼會、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東南廣播公司承辦。(省臺聯)
[編輯:卓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