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臺聯、省檔案館、省廣播影視集團東南廣播公司赴南平聯合征集“遷臺記憶”檔案文獻
“我們這代人收集了許多珍貴的閩臺檔案資料。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逐漸老去,這些寶貴的檔案資料可能面臨遺失的風險,這是一件非常可惜和令人心痛的事情!如今,檔案館能夠幫我們更好地保存這些檔案,我感到很欣慰。”南平市臺屬龔萬棋先生向省檔案館捐贈所保存的閩臺檔案資料時表示。
南平市臺胞臺屬向福建省檔案館現場捐贈閩臺檔案資料(南平市臺聯供圖)
10月16日—18日,省臺聯、省檔案館、省廣播影視集團東南廣播公司赴南平市聯合開展“遷臺記憶”檔案文獻征集工作。
征集組先后走訪了南平市溪源庵蕭公祖殿、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南平市分公司、南平市鄭成功研究會、南平市臺聯等地,宣傳“遷臺記憶”檔案文獻征集工作的重要性并開展征集工作。
征集組在南平市溪源庵蕭公祖殿
“這是我在臺灣素未謀面的朋友,我們長年保持著聯系,我也一直珍藏著這些資料。”在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南平市分公司,南平市集郵協會秘書長陳衛東先生向征集組展示了他收藏的數百件與臺灣郵友多年來互相寄送的實寄封、郵票以及書信。從1991年華東水災的共同關切,到2008年兩岸“三通”的喜悅共鳴……每一份檔案都見證著兩岸同胞血脈相連、心手相牽的深厚情誼。
南平市集郵協會秘書長陳衛東先生(右二)向征集組展示與臺灣郵友的書信往來
福建是臺胞最主要的祖籍地。在閩臺往來過程中,形成了數量眾多、內容豐富的閩臺關系檔案。這些檔案印證了兩岸歷史淵源,是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印證。目前仍有大量閩臺關系檔案散落民間。今年10月1日,首部文化領域涉臺專項地方性立法《福建省閩臺關系檔案保護條例》正式施行,對深化閩臺關系檔案活化利用,守護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促進兩岸同胞文化認同和心靈契合,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征集到的每一份閩臺檔案文獻都承載著獨特的故事。它們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深刻體現出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親情,有力證明了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一重要事實。對于閩臺檔案文獻的保護利用,我們責無旁貸。”省臺聯“遷臺記憶”征集保護工作委員會主任許輝說。
據統計,征集組本次共征集到“遷臺記憶”檔案資料共計300余件。其中書籍類10本,照片28張,書信250余封(多為來之臺灣的實寄封),電子資料2件(內含大量電子文檔)。南平市臺聯、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南平市分公司、延平區臺聯、延平區檔案局、延平區檔案館等單位協助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