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閩山閩水 共話鄉音鄉情——在臺閩籍社團赴閩懇親活動舉辦
“我們回家了”,當滿載著臺灣嘉賓的大巴車,行駛到臺灣霧峰林家祖籍地漳州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時,來自臺灣臺中市的霧峰林家后人林銘聰高興地歡呼。這是在臺閩籍社團鄉親赴閩懇親參訪活動的一幕場景。
林銘聰先祖林石在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從埔坪村渡海遷居臺灣彰化,后人移居臺灣臺中縣霧峰鄉。一百多年來,經過族群的經營和奮斗,“霧峰林家”逐漸成為臺灣歷史上的名門望族和愛國世家。林銘聰說,他攜同妻子一起參加懇親活動,內心感到十分激動。當與其他宗親在埔坪村林氏宗祠祭祖時,自己仿佛是在與列祖列宗對話,告訴先輩們“我們回家了”。同時,祈愿兩岸鄉親平平安安、早日團圓。
5月31日至6月3日,2023年在臺閩籍社團懇親活動先后在漳州、泉州和福州市舉辦,在臺閩籍社團代表共50多人參加。懇親活動由全國臺聯指導,福建省臺聯、福建省海外聯誼會聯合主辦,臺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臺灣張廖簡領袖交流協會、臺中市王氏宗親會館、臺北市永定縣同鄉會參與主辦,福州市、漳州市、泉州市臺聯共同承辦。
活動期間,在臺閩籍社團鄉親先后參觀了海峽兩岸民間交流基地平和縣五寨鄉霧峰林家宗祠、長泰縣山重村以及長泰縣龍人古琴文化村,參觀了泉州天后宮、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福州三坊七巷及福州臺灣會館,還共同參加在福建省檔案館舉辦的“共同家園 共同記憶-閩臺關系檔案文獻展”。
臺灣新店鄉親聯誼會理事長張國琳,祖籍在福建安溪,在臺灣從事房地產生意。此次,他攜妻子及族親專程從臺灣來閩參加懇親活動。他說,通過來閩參訪,我們處處感受到祖地經濟的騰飛、社會的進步和民眾的友善,仿佛回到家一樣。臺灣與大陸同文同種、血脈相連,兩岸一家親。今后,要積極開展兩岸民間交流互動,做兩岸交流融合的參與者、實踐者、推動者。
“兩岸之間血濃于水,閩臺關系檔案文獻展讓臺胞能了解到共同家園的歷史,留下共同記憶”,臺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會長蕭開平在參觀展覽后感觸頗深。其母親祖籍福州,曾就讀福州陶淑女子學校,上世紀三十年代,隨家人赴臺灣定居。蕭開平表示,通過懇親活動,加深了對祖地的印象,對兩岸血脈相連、兩岸一家親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領悟,期待臺灣再度“回家”的日子。只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矢志不渝,臺灣回歸祖國就一定能夠實現。
6月2日下午,在臺閩籍社團懇親交流會在福州臺灣會館舉行。嘉賓們興致勃勃地參觀臺灣會館及欣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閩劇表演后,在福建省臺聯黨組書記劉良輝主持下,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全國臺聯副會長、福建省臺聯會長江爾雄,全國臺聯副會長、遼寧省臺聯會長周琪,福建師大特聘教授謝必震以及閩臺兩地臺胞先后在懇親交流會上發言,大家以“尋根閩山閩水、共話鄉音鄉情”為主題,就發揮閩籍社團親情鄉情和祖地根脈文化作用,堅決維護中華民族核心利益,加強在臺閩籍社團聯絡交流,不斷凝聚反“獨”促統共識,促進兩岸和平發展議題展開熱烈的交流。
江爾雄指出,懇親交流會旨在發揮臺聯聯系宗親的平臺和紐帶作用,以親情鄉情和祖地根脈文化為連接,加強在臺閩籍社團聯絡交流,傳承“兩岸同源、共享文明”的精神、彰顯“兩岸同心,共謀福祉”的理念、蘊含“兩岸同行、共創未來”的信念,必將進一步推進兩岸民間交流常態化、機制化,打造兩岸民間交流新亮點,譜寫兩岸交流合作新篇章。她強調,兩岸同胞應把握時代大勢,共同攜手努力,穩步推進閩臺民間交流,開拓兩岸關系廣闊空間,為祖國統一大業作出應有貢獻。
周琪表示,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血脈里流動的都是中華民族的血,精神上堅守的都是中華民族的魂。他希望包括閩籍社團宗親代表在內的兩岸同胞,把握歷史大勢,秉持民族大義,和衷共濟、攜手同心,積極投身兩岸交流熱潮,努力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共襄祖國統一偉業,共享民族復興榮光。
臺灣統一聯盟黨主席、臺灣史研究會理事長戚嘉林說,臺灣同胞歷來有愛國的傳統,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兩岸同根同源,有共同的血脈,兩岸一家親。兩岸同胞應團結起來,增進民族認同、國家認同、文化認同和情感認同,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懇親交流會上,福建省臺聯副會長歐陽迪莎宣讀《閩臺社團宗親共同促進兩岸交流合作倡議書》,就兩岸加強社團交流、增進親情鄉情;搭建機制平臺、深化溝通聯系;增強歷史責任、弘揚優秀文化;發揮社團優勢、促進融合發展;把握兩岸大勢、堅決反對“臺獨”;攜手團結奮進、共襄復興偉業發起倡議,旨在進一步發揮閩臺社團宗親在促進兩岸交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江爾雄、周琪及在臺閩籍社團代表,還共同為“海峽兩岸民間交流基地(閩籍臺胞社團)”揭牌。
(文\圖:周雄銘)